河南:产业立省 旅游升格
http://www.hnta.cn 2008-12-26 8:22:09 来源:经济视点报记者 点击:次
一个好的发展战略,还需要有好的体制、机制实施。河南“旅游立省”战略的实施,还需要相应的体制配套。
“旅游”似乎从没有被提到如此的高度。12月15日,河南省政府提出“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
原因是河南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旅游大省,但河南还不是一个旅游强省。
2007年,河南接待入境游客88万人,收入3.2亿美元,在全国居于19位;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52亿元,占省内GDP的9%,而在北京、陕西,这一数据分别是40%和20%;与此同时,河南的旅行社总量也仅有广东省的1/30。
“旅游立省”
追寻渊源,“旅游立省”论的提出源自于今年11月初。
11月1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到日本访问,见到了“观光立国”论的最早倡导者、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全国旅游行业协会会长二阶俊博。二阶俊博向徐光春详细介绍了“观光立国”战略的背景、内容、目标和举措。这与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策略不谋而合。徐光春认为,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旅游资源,既有雄奇秀美的自然山水,又有底蕴深厚的古迹遗存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旅游业发展不可多得的“王牌资源”。
在此基础上,“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横空出世。但对此,徐光春强调:“旅游立省不是摒弃其他产业发展,而是要把旅游产业的发展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考虑,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来培育。”
“‘旅游立省’是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选择。”河南省副省长宋璇涛表示。尤其在当前形势下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刺激增长。同时,这是促进河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河南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河南经济的主要拉动力还要靠工业。”对此,河南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有着自己的理解。但他认为,“旅游立省”的提出,将是河南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革命。
“可以将“旅游立省”的理念融入到农业和工业经济发展中,这将有利于河南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河南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型。”郑泰森说。
面对不少专家对“旅游立省”提法的担忧,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义初认为,“旅游立省”并不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要理直气壮地把“旅游立省”战略提出来。
文化旅游穿上“连体衣”
“河南具有区位、资源、文化等优势和较好的旅游业基础,有条件成为旅游大省和强省,但河南旅游现状是‘两高两低’(即资源基础和景区建设水平高,外向度和产业链条延伸度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所长、《中部六省旅游规划》项目课题组组长葛全胜指出。他说,河南省前些年只做好了旅游目的地经济体系,而旅游产业经济体系没有做大做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员教授、博导张辉对此深有同感:“旅游经济体系应该有两个体系,一个是旅游目的地体系,一个是旅游产业体系,这两个体系要共同发展。如果这两个体系不共同发展,旅游产业是做不大、做不强的。”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坚钟认为,河南应该立足自身,首先做好省内和周边市场。他认为,河南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张坚钟透露,国家也在研究战略调整,重点巩固国内市场。“国内旅游设施完善了,也必然吸引海外游客。”
河南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文化资源丰富,借助“旅游立省”战略,实现“文化强省”。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博导郑向敏表示,河南推进“旅游立省”战略,一定要强调文化,将文化资源大省转换为文化旅游强省。
同时,张辉认为,应该尽快完善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加强指导和监控,同时调动市场、企业投资者的积极性,把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并注重包装和推广,促进河南旅游经济快速良性发展。
体制破解期待
有一个好的发展战略,还需要有好的体制、机制实施。张坚钟建议,应该为“旅游立省”构建一个基本框架。借鉴日本“观光法”,要进行地方立法,对“旅游立省”予以确认,使其高于其他旅游规划。
陈义初则建议,应该成立相关专门机构执行“旅游立省”战略,并在河南省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争取财政支持。
此外,不少专家提议增强旅游部门的权力,以提高“旅游立省”战略实施的效率。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依邵华指出,应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在目前,实际上旅游部门的权力有限,很多问题无法协调,需要加强。”
对此,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平顶山市旅游局局长李大伟深有同感。他解释,目前在景区准入上,只需要工商部门登记,物价部门核准就可以;而在管理上,最有效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由城建部门实施;水利旅游项目归水利部门管辖;森林公园又归林业部门管辖。
“条条框框”已经影响到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不仅是行业管理,在景区辖区内,管理关系也很复杂,可能造成管理不畅,影响效率。
李大伟认为,结合实际工作,“旅游立省”应该真正解决旅游系统的调配各种资源的权力和必要的资金。
云台山景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解决此问题,为此后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据云台山景区管理局局长韩跃平介绍,为进一步理清景区管理体制。2002年8月,修武县将原来分别隶属于林业局、水利局、文化局和方庄镇管理的茱萸峰、子房湖、百家岩景点,以及青龙峡景区全部纳入云台山统一管理。这就实现了人才、资金、资源、建设、管理上的统一调配、合理使用,避免出现政令不通、发展不均的问题,形成了强大的“云台山”航空母舰。
作者:殷 泽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