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互联 >> 正文
《大河报》全国联动治理“低价大忽游”
http://www.hnta.cn 2015/12/9 10:31:02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日前,全国旅游系统联动治理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行为拉开大幕,到12月3日,国家旅游局监管司向外公布,国家旅游局已陆续公布三批处理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典型案件,涉事旅行社停业整顿并处罚款,取消星级旅行社资质,相关责任人被处罚,涉案人员涉嫌违法问题移交公安机关查处,涉事导游被吊销导游证。这是今年11月13日国家旅游局召开全国旅游市场秩序治理工作专题会议以来,各省区市旅游部门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全国联动]组合拳狠砸扰乱市场行为

    国家旅游局要求,各省区市旅游部门要迅速行动,拿出治理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行为的硬措施,依法集中处理一批典型案件,取缔一批违法违规的旅行社,吊销一批违法违规导游的导游证,重罚一批非法经营的旅游购物商店,严肃处理违法违规的旅游汽车司机。

    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游零负团费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云南、海南、华东等地区,也正为此,这些地方首先行动起来,比如云南省业已建立起了约谈机制,对问题突出的地方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该省省政府近期集体约谈了昆明、丽江、迪庆市州的主要负责人,明确提出整改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问责。

    与此同时,不少省份旅游部门建立了信息公示制度,发布“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记录”,惩戒旅游失信行为。如四川、山东等地将查处的投诉案件记入不良信息记录,建立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机制。而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旅游目的地联合执法工作暂行办法》,完善了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

    上海、海南、广西和四川更是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如三亚市成立了全国首支旅游警察支队,自10月10日以来,共查处涉旅案件54起,行政拘留56人。上海、三亚、南充等地则成立了旅游巡回法庭,及时解决旅游过程中发生的旅游服务合同、人身财产损害等纠纷案件。桂林市成立了工商局旅游分局,建立了对辖区内旅游企业经营情况定期巡查和随机抽查制度。

    此外,全国有18个省区(市)为此开通了游客网上评价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平台,支持媒体和社会监督。同时,各省区市也都积极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投诉举报案件,基本做到及时处理国家旅游局督办的案件,做到件件有回复,件件有结果。

    [业内热议]省内旅游企业纷纷支招

    我省是游客输出大省,在治理不合理低价游和强制购物方面,监管工作一直走在前列。

    而我省旅游企业又是如何看待这次治理行动?记者为此首先采访了郑州市旅行社协会会长、河南省南湖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秦铭浩。说起这个问题,秦铭浩在电话里滔滔不绝,他首先指出近几年出境游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国内游,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内游的管理和服务上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他希望各地旅游部门能更坚决、更严厉地打击和处理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毕其功于一役,借此全面提升中国国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让旅游回归放松身心愉悦心情的本质,让导游专心成为传播知识和文明的使者,让旅行社安心地为游客组织安排人性化的旅游线路,让游客能够明明白白,开开心心地出门旅行。

    河南炎黄文化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永举则在记者采访时给出了更具体的建议:一、旅游目的地旅游主管部门、物价部门、工商部门联合执法,对开展地接业务的旅行社、旅游商店加大监督力度,提高惩处强度,从源头上治理不合理低价游产品。二、积极引导游客消费心理,警示不合理低价游产品的危害。三、旅游主管部门提倡有奖举报,发现不合理低价游产品广告马上举报,让旅游从业者互相监督,这样的效果不言自明。监督效率会极大提升。四、旅游、公安、工商、物价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黑社、黑导、各种非法旅游中介组织。总之是多管齐下,还游客一个健康、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

    那么,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旅游企业自身应该做些什么?河南中青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张方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旅游企业应该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掌握目的地资源、做好服务,而不应该靠恶性的不合理低价游生存。但他同时强调,各级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做好界定工作,在认定违法事件时一定做到合法、合理、准确!“但针对低价游泛滥,作为消费者也要主动做到抵制诱惑,不参与不合理低价游也很重要,这样下去,不合理的低价游就会失去市场基础。”张方最后说。

    据了解,国家旅游局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督查督办工作,督促各地将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行为的具体措施转化为更大成果。
作者:高立学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