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时报》旅游数据背后不可忽视的游客“辛酸泪”
http://www.hnta.cn 2015/10/9 10:23:58 来源:重庆时报 点击:次
当抱怨的情绪年复一年地以相同面目出现,失望便具有了延续性和预知性,这无疑令人恐惧。
昨日,媒体对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收入情况进行了统计,在已经公布数字的15个省区市中,山东省以392.1亿元暂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四川省成为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的省份,达5349.76万人次。其中,这些公布数据的所有省区市的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总数皆同比增长,更有6省的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亿元。
客观而言,从提振地方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一份成绩单无疑“战功显赫”。然而,傲人的数据在网络舆论场上并未获得相应赞誉,比如在山东,就遭到诸如“给青岛大虾以及海鲜家族记一等功”式辛辣嘲讽;而接待游客总数同比增加的背后,更是诸多景区公然违反《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的现象——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显示,至少28家景区国庆期间游客接待量超过规定的最大承载量,一些景区甚至超标100%。
宰客欺客横行、景区拥堵不堪……这显然不是愉快的旅游体验,更不是华丽的旅游收入数据所能掩盖的窘迫现实。“国庆吐槽节”在特定的时节按时来临,这带来的并不止是对具体遭遇的气愤和抱怨,更能引起种种负面情绪的积累。当抱怨的情绪年复一年地以相同面目出现,失望便具有了延续性和预知性,这无疑令人恐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众权利意识的提高,如果监管依旧如此乏力,这种现实感受和记忆伤痛将更难以泯灭。比如,关于青岛38元大虾的调侃和段子,之所以在互联网上呈井喷之势,与此事直至媒体曝光前的监管踢皮球,可以说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被翻出的青岛宰客旧闻,更让监管溃败于历史之中,毫无反驳之力。
监管之殇于数以万计的个体商家,或许还有力有不逮和鞭长莫及充当借口。但国家旅游局今年1月刚下发《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就被诸多景区公然突破,这监管未免输得太过难看。很显然,相关部门的监管如果缺位,让规则变成躺在纸面上的僵尸,民众对于旅游体验的美好期待那只能是天方夜谭。
宰客丑闻的曝光所带来的运动式治理,在民众的记忆里早已司空见惯。此次,青岛市旅游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中“对游客投诉反映的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及时处置”,更是针对“警察管不了”的情形作出硬性规定,理论上的良策能否在现实中发挥实效我们还需且行且看。
只是,下一个“青岛”在哪里,是不是还要等待“丑闻”出现才行动;只是,像部分景区公然违反相关规定超量接待、容易找到责任人的情况,能不能明确权责关系与问责机制,积极问责;只是,如果相关的监管有困难,那监管乏力的掣肘能否一一呈现,并得到合理妥善解决呢。
年年国庆旅游的吐槽,依旧阻止不了民众国庆出游的步伐,这不是游客们闲着没事“犯贱”找罪受,而是现实逼迫。或许,除了顶层设计缓解带薪休假和旅游资源匮乏之困,我们能够期待的只是那些活生生的乱象案例,真能倒逼相关部门的监管机制建设以及监管力度加强,不然,唯有望“网”兴叹。
昨日,媒体对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收入情况进行了统计,在已经公布数字的15个省区市中,山东省以392.1亿元暂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四川省成为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的省份,达5349.76万人次。其中,这些公布数据的所有省区市的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总数皆同比增长,更有6省的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亿元。
客观而言,从提振地方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一份成绩单无疑“战功显赫”。然而,傲人的数据在网络舆论场上并未获得相应赞誉,比如在山东,就遭到诸如“给青岛大虾以及海鲜家族记一等功”式辛辣嘲讽;而接待游客总数同比增加的背后,更是诸多景区公然违反《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的现象——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显示,至少28家景区国庆期间游客接待量超过规定的最大承载量,一些景区甚至超标100%。
宰客欺客横行、景区拥堵不堪……这显然不是愉快的旅游体验,更不是华丽的旅游收入数据所能掩盖的窘迫现实。“国庆吐槽节”在特定的时节按时来临,这带来的并不止是对具体遭遇的气愤和抱怨,更能引起种种负面情绪的积累。当抱怨的情绪年复一年地以相同面目出现,失望便具有了延续性和预知性,这无疑令人恐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众权利意识的提高,如果监管依旧如此乏力,这种现实感受和记忆伤痛将更难以泯灭。比如,关于青岛38元大虾的调侃和段子,之所以在互联网上呈井喷之势,与此事直至媒体曝光前的监管踢皮球,可以说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被翻出的青岛宰客旧闻,更让监管溃败于历史之中,毫无反驳之力。
监管之殇于数以万计的个体商家,或许还有力有不逮和鞭长莫及充当借口。但国家旅游局今年1月刚下发《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就被诸多景区公然突破,这监管未免输得太过难看。很显然,相关部门的监管如果缺位,让规则变成躺在纸面上的僵尸,民众对于旅游体验的美好期待那只能是天方夜谭。
宰客丑闻的曝光所带来的运动式治理,在民众的记忆里早已司空见惯。此次,青岛市旅游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中“对游客投诉反映的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及时处置”,更是针对“警察管不了”的情形作出硬性规定,理论上的良策能否在现实中发挥实效我们还需且行且看。
只是,下一个“青岛”在哪里,是不是还要等待“丑闻”出现才行动;只是,像部分景区公然违反相关规定超量接待、容易找到责任人的情况,能不能明确权责关系与问责机制,积极问责;只是,如果相关的监管有困难,那监管乏力的掣肘能否一一呈现,并得到合理妥善解决呢。
年年国庆旅游的吐槽,依旧阻止不了民众国庆出游的步伐,这不是游客们闲着没事“犯贱”找罪受,而是现实逼迫。或许,除了顶层设计缓解带薪休假和旅游资源匮乏之困,我们能够期待的只是那些活生生的乱象案例,真能倒逼相关部门的监管机制建设以及监管力度加强,不然,唯有望“网”兴叹。
作者:网络来源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河南日报》金秋十月披霓裳 多彩中原醉宾朋 2015/10/9 10:44:43
- 《北京青年报》首批5万名旅游志愿者国庆上岗 为游客提供各类服务 2015/10/9 10:42:43
- 《人民日报》“红黑榜” 立诚信 2015/10/9 10:39:32
- 《中国旅游报》景区“限流令”稳过十一大考 2015/10/9 10:38:37
- 《羊城晚报》"十一"零售餐饮消费首破万亿 香港市面"水净鹅飞" 2015/10/9 10: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