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每日一课 >> 正文
“碑”原先是用来垂放棺木的
http://www.hnta.cn 2008-5-16 来源:趣味考古 点击:

    “碑”原先是立在墓口上面的一个木桩或石桩,用来安置绞车、垂放棺木的。等到落葬完毕,碑没有用了,就被埋在坟堆里。木质的碑都腐烂了,所以一直没被发现。20世纪80年代发掘陕西雍县的秦公1号墓,在墓口发现了石碑,从而证实了“碑”原先确实是用来垂放棺木的。大概到了汉代,人们在安放好棺木以后,不再把碑埋到坟堆里,而是让它仍然竖立在坟墓前,并在上面镌刻了死者的名讳,于是就成了墓碑。

    由于墓碑是从安放绞车的石碑演变而来的,所以,汉代的墓碑都是上尖下方、中间有孔,仍然保持着原来安放绞车用的石碑的形状。汉代以前尚无墓碑,西汉的墓碑是最早的,所以保存至今的数量极少,仅在西安碑林能见到几块。唐代墓碑上部的碑首一般刻成盘龙纹,碑首中央有一小块平面用小篆镌刻着死者的名讳,其形状仍然是上尖下方的,这其实是一块缩小了的石碑。后来墓碑的形状渐渐变成上圆下方的了,篆额的形状也不再是上尖下方的了,说明这时人们已经完全忘记“碑”原先究竟是做什么用的了。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2)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