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每日一课 >> 正文
“太监”、“宦官”两码事
http://www.hnta.cn 2008-4-25 来源:《意林文汇》 点击:
    很多时候,在众多的电视剧和文学作品中,都把“太监”和“宦官”当成了一回事。这是一个典型的误解,因为在清朝之前,“宦官”和“太监”是两个差别比较大的概念。

  首先,“太监”和“宦官”出现的时间不同。“宦官”一词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才出现。

  宦官制度起源较早,《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当时的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

  宦官,又作“宦者”、“宦人”从“宦”的字义分析,本应包括臣隶及仕官在内,通常人们所言宦海、宦途、宦游,其实仍旧是对“官”而言的。宦官或宦者成为宫中阉人的专称,大约是秦汉之后的事。

  其次,战国时期的“宦官”可以不是阉人,而后来的太监则必须是阉人。早期的宦官可以不是阉人,宦官“悉用阉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

  而太监和宦官发生联系只是明朝的事情:以“太监”作为宫中阉人的通称,是明清时代的事情。太监本是古代职官的名称,晚至唐宋时期,朝廷中仍有太监官职的设置,所任者并非都是阉人。明代在宫廷中设置了由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显然,太监是宫廷中的上层宦官。在明朝,太监是高级宦官,他们直接管理普通宦官。由于太监是宦官的顶头上司,因此,如果一个普通宦官能被别人称为“太监”,无疑是件很高兴的事情,正如现在的一些人喜欢被别人称作“领导”一样。慢慢地,太监就成了对宫中阉人带有尊敬色彩的一个称谓。

  所以,在明朝,太监和宦官的关系可以这样界定:太监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了清朝,太监和宦官才成为同义语,才成为可以互通的两个词。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2)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