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每日一课 >> 正文
黄帝故里新郑说无可争议!
http://www.hnta.cn 2008-3-20 来源:大河报 点击:
    黄帝故里有天水说、姬水说、昆仑说、山东寿丘说、新郑说等多种观点,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系列文化讲座主讲人王永治通过大量的史料研究,对全国误传的各个黄帝故里进行分析辨伪,证明了新郑黄帝故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永治详细阐述了他的观点。
  王永治认为,黄帝故里新郑说无可争议。天水说是黄帝的子孙 姓后人迁至此处建立的古鲁国,为纪念先人黄帝而对当地许多地名命名时均与黄帝有关,以致引起误传。鲁人迁至山东后,又将寿丘等有关地名和传说带至此地,以致汉代学者、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借机用此抬高先人孔子地位、伪造出了黄帝故里山东寿丘说。后世史学家随其一错再错,误传至今,但通过分析历代史料可以找出明显的错误矛盾之处,一是寿丘作为山东地名为后起,据《清一通志》载:“寿山在州北一里,下有鲁谷水。”寿山不高,故当地人也称之为寿丘。是黄帝后裔 姓鲁国所在地,后鲁国迁于现山东,寿丘这个地名也随之来到了山东。到了东周初期,周公旦被封到此地,这就是后起的周代鲁国。所以,黄帝生寿丘的传说应是源于天水的古寿丘,是黄帝后人迁居天水后思念先祖而作,而非山东后起的寿丘。二是古史记录的前后矛盾。《帝王世纪》作者皇甫谧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又说:“(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而黄帝先人少典就是有熊国君,作为有熊国君的少典怎可能到山东寿丘生下黄帝,然后在陕西姬水将其养大,再回到新郑让其继位。三是据古史记载与黄帝同时期的山东是东夷族,其首领为少昊,后来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的蚩尤就是少昊族的首领之一,作为同时期的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的黄帝怎会生于少昊族的领地。四是根据考古发现,中原古文化是由裴李岗文化而发展至仰韶文化,而山东古文化是由北辛文化发展至大汶口文化,从出土文物及其生活遗迹看,二者文化类型有着较大的区别,各自都能自成体系。所以属于仰韶文化的黄帝在同时期决不可能和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少昊同时出生于山东寿丘。而陕西的姬水也是周人(姬姓)迁至渭水后的后起名,真正的古姬水就是《说文》和《水经注》中记载的 水,即今天新郑境内的 水。昆仑说更是来自于《山海经》中的神话,不足为据。只有河南新郑说,从史实到传说,从地名到遗址,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都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该地是真正的黄帝故里。
作者:张红梅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2)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