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每日一课 >> 正文
前期的商纣并非一无是处
http://www.hnta.cn 2008-2-20 来源:本站综合 点击:

    商纣王号帝辛,死后谥号为纣,所以电视剧中,八百诸侯口口声声讨伐商纣似乎“不大可能”!而除了是个暴君,难道商纣早期就一无是处么?   

    商纣王的前半生的确较有作为,《史记》上说他“资辩捷疾,材力过人”。他南征北战攻克东南各方国(东夷),使商王朝的疆域得以扩大,中原黄河文化得以向江淮流域扩展。精通中国历史的毛泽东主席曾称赞他“很有本事,能文能武”、“把东夷和中原统一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但说他是个暴君也没错,这大概也是功成名就的“后遗症”吧。纣王身边贤臣并不少,比干、微子、箕子都是中国历史上顶级的贤臣,可下场又如何呢:纣王的哥哥微子数次谏纣王而不听,便和别人一起逃走了。箕子装疯也被囚起来。比干论辈分是他叔父,只因多次规谏纣王的劣行而惹怒了他。纣王听说圣人心里有七窍,想看看是不是这样,便“剖比干,观其心。可怜比干为后人哭。”其实,在纣王的内心深处也认为比干是大贤之人,甚至以之为圣人的。但不合他的心,与他不是一路,便看不上他了,便总想置之死地。暴君之暴,尽现于此。
    一个朝代兴盛时,必是主明臣贤,而商纣王拥有如此众多的贤臣却最终国灭自焚,如果不是他暴虐昏庸,怎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寂存在淇县荒野的纣王墓,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士到此凭吊纣王,感慨万千,指责其过,明嘉靖陈孟懋的《纣窝滩声》诗云:“不向高岗建玉茔,却不潭窟作佳城;波涛滚滚如雷吼,疑是当年咈谏声。”  
    数千年来,殷纣王这个刚愎自用,昏暴君,从反面给人们以深刻的教育。当人们看到其荒烟陌头,荆榛丛生的墓冢时,更会发人深思。  
    古时冢前曾有“纣王之墓”大碑一通,后毁。1990年又竖起壮观之巨碑。碑阳:“纣王之墓”四个苍劲大字,为著名历史学家周谷成先生1987年题写的;碑阴:“商纣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孟世凯先生1986年撰写的。

作者:志威 通讯员:--
(责任编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