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这个日子旨在提高公众对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定在12月1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的这一天诊断出来的。此后至今,艾滋病已造成超过两千五百万人死亡。即使最近世界许多地区的治疗条件已经改善,2005年仍有310万左右(280万到360万之间)人死于艾滋病,其中约有57万人是儿童。
艾滋病日的概念来源于1988年,全球卫生部大臣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的。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
自世界艾滋病日设立以来,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1988年 Join the Worldwide Effort 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1989年 Our Lives, Our World-Let's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
1990年 Women and AIDS 妇女和艾滋病
1991年 Sharing the Challenge 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
1992年 A Community Commitment 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
1993年 Time to Act 时不我待,行动起来
1994年 AIDS and the Family 艾滋病和家庭
1995年 Shared Rights, Shared Responsibilities 共享权益,共担责任
1996年 One World. One Hope 同一世界,同一希望
1997年 Children Living in a World with AIDS 生活在有艾滋病世界中的儿童
1998年 Force for Change: World AIDS Campaign with Young People 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
1999年 Listen, Learn, Live! 倾听,学习,尊重
2000年 Men Make a Difference 男士,责无旁贷
2001年 I Care. Do You? 你我同参与
2002年 Live, Let Live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3年 Live, Let Live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4年 Women, Girls, HIV and AIDS. 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2005年、2006年、2007年 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08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全民动员”。这一主题将继续把“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的口号加以推广。那么,为什么选择“全民动员”做为今年的主题?
自艾滋病流行以来,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存在着强有力而且坚决的全民动员时,艾滋病防治工作才能成效卓著。正是领导者们的行动、远见卓识、他们个人或他人的经历、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毅然决然使他们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领导者。领导者未必都身居高位;全民动员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个层面均能显现:家庭中、社区里、全国甚至全世界。公民社会在面对目前的挑战时就表现出了卓著的全民动员。将全民动员定为今、明两年的艾滋病日主题,就是希望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促进全民动员的发展。
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