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经典河南 >> 正文
洛阳三绝——水席垂涎
http://www.hnta.cn 2008-5-6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水席:每道菜都和汤有关图片

  洛阳水席号称是洛阳三绝之一,其名气与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并列,前时又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洛阳水席不但是洛阳餐饮业的城市名片,还成了河南餐饮的名片、中国烹饪的名片。现今赏花之时,洛阳游人如织,水席是大行其道,“无人不道看花回,魏紫姚黄水席汤”,可为写照。
  洛阳水席之名,历来有几解,一是以水错山珍成席,突出的是水中之珍品,“洛鲤伊鲂,贵似牛羊”,洛阳的大宴必用,故称水席。二是筵席上菜之程式如行云流水一般,称为水席,宋人就有“武皇之席,行云流水”和“行云飘下昆仑膏,流水载来海底星”的记载和赞颂。三是菜品以羹汤为中心,在洛阳周代宫廷中,“大羹、和羹、羹”就是佳肴珍馔之首,讲究食汤、讲究用汤是中国烹饪的优秀传统,所以称为水席。但不论几解,或者说是几解并存,当是洛阳水席的全部内涵。因此,洛阳水席就是以羹汤为中心,以水中珍品为主要原料,以行云流水般的筵席程式、节奏而完成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都城之名定名的中国传统筵席的代表。
  现今的洛阳水席是在历史的传承中变化而来的。1897年洛阳赵府家厨白敬斋发现有祖上传下的“水席菜谱”,白敬斋是明代福王府膳房的主厨之一白北山的第七代孙。白家自明朝起世代从厨,故留有福王府内的名菜、名筵的抄录,水席菜谱便是其中一件。依据此谱,白敬斋推出了水席,在官府、市肆很快得到认可,号称“洛阳官场”席,且迅速在洛阳城乡流行,洛阳水席之名也正式得到确认,白敬斋亦被尊为“洛阳水席王”。白敬斋去世后,因其无子,其入赘女婿于闷得白氏真传,开“余家饭铺”经营水席,并曾在慈禧的洛阳行宫、袁世凯的帅府、吴佩孚的家中专司水席的制作,使洛阳水席在当时就闻名遐迩,成为洛阳上下举办筵席的不二之选。
  洛阳水席的经营曾一度中断。上世纪50年代,洛阳市政府组织研发恢复了供应,90年代末,真不同饭店并入洛阳酒家集团,洛阳水席才重放异彩。多年来,水席的制作技术在洛阳民间、市肆广为流传,有多种不同的水席版本,口味也略有差异,但秉承传统、发展创新还是以洛阳真不同饭店为代表,其制作和程式也最为规范。一般概念上,洛阳水席全席为二十四道菜,八凉十六热,十六个热菜中分为四大件、八中件、四压桌。凉菜上完后,每上一个大件热菜跟两个中件热菜,称作“带子上朝”,四压桌上齐后全席结束。
  水席八凉菜又称水席前八品,此组合荤素相间,清爽典雅,开胃利口,四大、八中的热菜,选用地产原料和瑶柱、鲍鱼等水中之珍为主料。其口味酸、甜、辛、辣、咸,相辅相成,变化多端,层次丰富,不乱不滥,是佐酒提神、振脾醒胃之物。四压桌菜以肉类为主,精工细做,醇厚鲜美,口味平和,但肥而不腻,解酒下饭,老少咸宜。有两道菜是脍炙人口之物,一是牡丹燕菜,以萝卜为主料,原名素燕菜,得故总理周恩来赐为今名;一是洛阳海参,以粉条为主料,乃是以素代荤、以假乱真的精妙之品,对许多客人来说,如不告知,是万难知晓的。
  然而,“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水席有幸,得传至今,可遗失在历史长河里的佳肴美馔不知还有多少,洛阳又何止三绝。这让人想起唐三彩,古人赐今,满城仿效,伪劣制品充市,成街头摊贩之物,雅名不再,令人扼腕,此亦乃水席之忧。

作者:张海林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2)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