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经典河南 >> 正文
《禅宗少林》演出百场 现中原文化魅力
http://www.hnta.cn 2007-12-2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蕴涵了禅宗精髓的畿子,如今在一出音乐演出中被传唱。 
  “嵩山的石头会唱歌。”著名音乐人谭盾如是说。 
  听涤心禅乐、看少林武术,这就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禅宗与少林武术是该演出的两大主题内容。
  一年多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部世界一流的山地实景演出,以禅宗与少林武功为载体,将现代元素注入传统文化,演出了100多场,使17万余海内外观众在震撼与神秘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境界和中原文化的魅力。
  山地实景演出的艺术精品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自然实景位于距少林寺不远的少室山待仙谷,占地达到了创纪录的600亩。
  为把《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打造成艺术精品,该项目引进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名人担纲主创。被誉为“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第一人”的著名剧作家、制作人梅帅元任总策划、编剧、导演和节目制作,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华人作曲家谭盾担任音乐原创、艺术总监,著名舞蹈家黄豆豆担任导演、舞蹈设计,著名学者易中天担任禅学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担任少林文化顾问,舞美、灯光及音响设计制作均由国际一流专业设计师负责设计。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分为水乐、木乐、风乐、光乐和石乐五个篇章,聚光灯下,几组武僧飞檐走壁;山峰高处,两对大侠着夜光服翻飞于天际……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把嵩山厚重的文化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借助禅宗祖庭——少林寺的影响力,以风景如画的世界地质公园嵩山为背景,大手笔、大场景、大制作推出实景演出,用世界相通的音乐和舞蹈形体语言,形象生动地展示、阐释禅宗文化和少林武功,做到了自然美、艺术美和精神美交相辉映。
  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河南省,为了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加快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早在2004年就邀请著名策划人、剧作家、制作人梅帅元(《印象·刘三姐》总策划兼制作人)及其投资管理团队到登封市考察,经过6个月的市场调研,确定了以演绎和谐中原、禅宗文化为主题,以深度挖掘禅宗和少林武功资源为切入点,创作一台世界一流的山地实景演出剧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打造中国禅宗文化的“朝圣之旅”,形成中原旅游的亮点。
  随后,河南省兆腾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天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西维尼纶集团、中国嵩山少林寺四方联合组建“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项目开发。在运作模式上,该项目借鉴《印象·刘三姐》的经验,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票房销售——带动旅游——地产增值——商业服务——拉动就业——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股份升值”的新模式。
  为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该项目在登封市西南五公里的待仙沟选址建设,总投资3.5亿元,分三期投资建设,将登封打造成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中原旅游目的地。
  演艺业与旅游业巧妙联姻
  以风景如画的嵩山为背景,精美的音乐和舞蹈、禅宗文化和少林武功、自然美和艺术美交相辉映,构成了让人如醉如痴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体会是,要用经济的理念对待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用先进技术展示传统文化,把厚重的中原文化转变为吸引世界目光的文化旅游产品。” 在全国文艺演出院团改革创新经验现场交流会上,郑州市市长赵建才向与会嘉宾介绍郑州推进演艺业发展,全力打造《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做法。
  演艺业与旅游业共生共赢的新理念催生了艺术精品,赵建才说,该剧目既是演艺产品,也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旅游产品,以实景演出为起点,带动了禅宗地产、酒店、餐饮等系列产品,推广独特的“禅武休闲旅游”新理念,从而形成“禅宗文化产业+武术产业”的新模式,改变了以往旅游由于缺乏夜间大型演艺项目而形成的“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问题,把嵩山旅游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