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经典河南 >> 正文
天下第一粮仓——隋代洛口仓
http://www.hnta.cn 2007-12-24 来源:河南文化网 点击:


    洛口粮仓也叫兴洛仓,位于今郑州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自洛河逆水而上可达东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京城长安,顺水而下可达山东至海口,同时与大运河相通,还能南到江苏、浙江,北到河北等省。
    隋大业二年(606年),在巩县东南兴建洛口仓,把从江南经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囤积于此。当时洛口仓的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粮八千担,设官兵千人防守粮仓。按此记载计算,洛口仓约可容纳粮食2400万担,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
    洛口仓不仅容量大,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瓦岗军李密向翟让献计说,洛口仓粮食数量巨大,如果瓦岗军号召天下英雄就仓用粮,天下的各路起义领袖一定响应瓦岗军,听命于翟让,然后翟让就可以称帝号,平定中原。这说明得洛口仓就能成帝,失之便会丧邦。
    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和李密的瓦岗军打到荥阳,接近了兴洛仓。这时,李密分析了形势,认为百姓饥馑,洛口仓储藏的粮食数量巨大,又容易攻取。因此他建议翟让要不失时机地夺取。翟让采纳了李密的意见,立即派精兵七千,袭击洛口仓。大业十三年(617年),终于攻克洛口仓。
    瓦岗军占领洛口仓后,立即开仓放粮,赈济饥民,瓦岗军的队伍也得到迅速发展,短时间内猛增至几十万人。李密又令增筑兴洛城,周围四十里,使洛口仓扩大了几倍。瓦岗军在这里建立了农民政权,李密自立为魏公。
    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复置洛口仓。
    沧海桑田,当年的洛口仓已不复存在。但在巩义七里铺村的北岭上,尚存留着长一百多米、宽十余米的隋唐城墙,这可能就是隋唐洛口仓的遗址。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