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话蒯彻
http://www.hnta.cn 2007-11-19 来源:数字焦作 点击:次
对历史学家来说,蒯彻算不上大人物。司马迁写《史记》写到蒯彻,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把蒯彻改成了蒯通。所以,蒯彻墓也叫蒯通墓。后人虽然改了回来,但学者对蒯彻不置一评,功过是非无人过问。卧龙岗的孔明先生虚心一些,偷了蒯彻一招,借了蒯老先生一双慧眼看天下,未出茅庐说“三分”,让皇叔刘备佩服得五体投地,留下了千古美名。
儒家标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蒯彻没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也没能够为天下人做多少好事,没有人以他为楷模,他的智慧仅仅保住了自己。老百姓说他“吃黑饭,保黑主”,有几分讥笑几分刻薄,虽然说韩信“黑”,也暗指蒯彻无识人之明,有旷世之才却不能流芳千古,何也?
封建学者当然不能赞美一个帝王不喜欢的人,因为蒯彻有一种思想,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谁都想当皇帝,谁都能当皇帝,只是看你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抓机遇。蒯彻与刘邦的辩论,对古代君王宣扬的“天权神授”、“奉天承运”是不小的冲击。很有一点“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味道,很像孙猴子大闹天宫坐玉皇大帝宝座时说的大话。在封建社会,谁谈到蒯彻时都不得不三缄其口。时代不同了,现代人没了传统思想的枷锁,但如何评论2000多年前没有获得成功的蒯彻,很难。蒯彻遇到不听劝告的韩信,想成大业,难。韩信死在厨刀之下,也连累为他搭天梯的蒯彻荒坟孤冢,难伴日月。诸葛亮辅佐阿斗,也难。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遇到扶不起的阿斗,蜀国还是亡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留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让人感叹。由此可见,人无忠义,不能安身立命。但是,不得其主,靠愚忠也办不成大事。人类发明创造了许多工具,从简单的石刀、石斧到复杂的机器,所有的工具都是智慧的结晶。智慧是啥?智慧也是工具。四书五经、孙子兵法统统都是统治的工具。有智慧的人本身也是社会的政治工具。既然是工具,成功失败关键就在于掌握工具、使用工具的人,而不是由蒯彻、诸葛亮决定成败。
2000多年了,蒯彻在这里安然长眠,无人惊动他。他没有权位,没有钱财,只有智慧,在怀府大地种下了一棵智慧树。(高莹 古丁)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