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经典河南 >> 正文
林州:昔日庄稼汉如今当老板
http://www.hnta.cn 2008-11-28 来源: 点击:
     过去的庄稼汉,如今成了农家旅馆的老板,一些农家旅馆甚至还在申请国家三星级农家宾馆,如今,在林州石板岩乡,不同档次的农家旅馆业已成为一道吸引省内外游客的靓丽风景线。
    庄稼汉办起了农家旅馆
    昨天,石板岩乡三亩地村村民程林峰正忙着接待前来写生的学生,像他这样经营农家旅馆的,村里还有30多户。
    “三亩地村最大的一块地也不过3亩,村子也因而得名。”程林峰说,这几年,石板岩乡的旅游火了,不断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来写生,“每年都跑过来三四千人”。
    “那时候都是巴掌宽的土路,出去一趟得跑俩多钟头,现在,到县城跑个来回也不过40多分钟。”程林峰说,2005年,新硬化的乡村公路一直通到他家门口,学生们进出写生方便了。
    “七八月份,一星期最少也得接待六七拨儿,有时候都找不着闲床。”林州市石板岩乡副书记马和平说,截至目前,全乡有大小宾馆饭店、农家小院113家,写生基地17个,批发零售、个体工商户237户,每到旅游旺季,8000多张床位没有空的,全乡旅游服务业年收入3697万元,旅游服务业成为太行山深处农民走向富裕的助推器,“哪家一年都得收入个5万、6万的”。
    拍专题片宣传自家营生
    北河地村是一个只有30多户农民的小村庄,村民程燕飞是村里第一个吃旅游饭的人,1998年,他在王相岩景区摆起了地摊,后又开起了农家旅馆,他还花钱制作了光盘,宣传他的农家旅馆。“光建得美不中,还得让人家知道。”“我找人拍了片子。”海拔1100米的桃花洞村,是林州市最为偏僻的小山村,村民杨松林忙着给客人放自家的电视专题片,随手送上的还有自己的名片。
    在该村桃花酒家门口,“桃花嫂手工面”的招牌十分显眼儿,见记者过来,“桃花嫂子”申兰英忙递给记者一张设计独特的名片,并告诉记者说,她还有电子信箱,要是想过来,提前发个电子邮件,好安排,“黄金周,一顿午饭我这儿能做350碗手工面条”。
    农家旅馆也在申请上星
    在石板岩村,踏入村民李双印家的大院,门口放着一个崭新的冰柜,拧开自来水管,哗哗地流着干净的自来水,厨房里的灶台都铺着瓷片,电磁炉、电饭煲一个也不少,进入客房部,三人间、两人间、标准间一应俱全,都配有彩电,空调,内部有卫生间,太阳能提供24小时热水。
    “我们的农家旅馆也在申请上星。”石板岩村委会有关负责人说,这里的农家旅馆,都是按照林州市旅游局规定的星级标准建的。
     据这名负责人介绍,石板岩村内有名的农家旅馆已经向林州市旅游局做了申报,石板岩乡总共向旅游部门申报了5家,石板岩村就占了4家,李双印家的农家旅馆也在其中,目前,这4家农家旅馆都已接受了全方位三星级农家旅馆验收。“像我家这样档次的旅馆在我们村至少有30家。”李双印说。
    住上新楼房冬天有暖气
    “这里就是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的交界处。”站在林州市任村镇牛岭山村的村名石碑前,村民靳红对记者说。“这几年收成不错,产品都不用运出去,镇上都会有人来收,价钱也不赖。”村民靳会英说,这里的许多村民家里都种有花椒、柿树,哪年收入都得弄个四五千块钱。
    他告诉记者,牛岭山村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原来,基本上没路,现在,车都开到俺门口,方便得很”。
    “这房子都是新盖哩,看着不丑气吧。”村民靳圈芬是村里住上新房比较早的农户之一,她说,他们家的房子是2层楼,冬天家里还有暖气,条件好了,住着也得劲儿。
    牛岭山村支部书记靳建庄说,近些年来,村里发展林业,目前全村共种植大红袍花椒10万多棵,甜柿6万多棵,山楂6000棵,今年还发展了金银花,这几项收入就占到了村民收入的60%,等条件成熟了,这里也会成为一脚踩三省的新景点。
    摆脱了贫困,许多村民也用上了手机,村民靳红旺边打手机边说,牛岭山村地处三省交界,有些自然村里手机使用的甚至是山西的信号,“一脚踩的不是地儿,就出省了。”
作者: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