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http://www.hnta.cn 2008-7-8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开封小吃名天下”,一语道出古都开封的饮食文化特色。如今,随着古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汇集各色小吃的开封夜市早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旅游品牌,这其中尤以有着百年历史的鼓楼夜市最为出名。
提起夜市,不能不溯本求源。早在东汉时,就有“夜市”雏形,始称“夜”;唐代正式出现“夜市”;到宋代,东京汴梁夜市便已初具规模,达到“车马阗拥,不可驻足”的程度。中国城市建筑布局发展到宋代已经相当完备,街坊界限明确,形成专一功能的商贸休闲小区,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夜市的形成和繁盛,历史有记载,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开封府“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人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对当时分布在东京城内的州桥夜市、东角楼街巷、马行街店铺、相国寺万姓交易市场等都有详细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当时的夜市时间持续到三更尽,买卖物品以各种时令食品、风味小吃为主。不过由于没有固定营业场所,所以摊主都用各不相同的叫卖声招徕顾客。因为经营方法快捷,顾客享用方便,类似今天的快餐,所以颇受顾客欢迎。有些地方的经营品种已不仅限于饮食,衣饰、字画等也入市交易。每天五更点灯,天明即散,人称“鬼市子”。明清以来,京城变动,经济中心也随之转移,开封虽不及以前昌盛,但在深夜街头,仍可看到小吃摊上灯火闪烁,依稀可见往昔盛世夜景的踪影。
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开封夜市得到充分继承和发扬,成为开封的一大地方特色旅游资源,遐迩闻名。其中的鼓楼夜市尤值称道,其场面之盛,品种之全,特色之丰,令人惊叹不已,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鼓楼夜市位于开封市中心地域的鼓楼广场,以广场为主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地段为饮食区,延及周围四条街。在夜市各区中,尤以风味小吃区备受人们的青睐。据粗略统计,夜市的风味小吃品种有五六十个,分为面食类、馅食类、卤烧类、油炸类、甜食类、汤面类。面食类有烩面、卤面、锅盔、烧饼、刀削面、杠子馍、缸炉火烧、油酥火烧等;馅食类有小笼包子、汤面饺、烧卖、煎包、合叶面、馅饼等;卤烧类有黄焖鱼、烧羊肉、酱牛肉、烧鸡、桶子鸡、风干兔肉等;油炸类有炸面蛹、馓子、麻花、炒凉粉等;甜食类有江米甜酒、冲藕粉、糖炙红梨、花生糕、糯米馅、豌豆馅、麻糖等;汤面类有全牛汤、羊肉汤、肚肺汤、豆沫、油茶、胡辣汤等。可谓各色品种一应俱全,应有尽有。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许多慕名而来迁到开封落户的其他的地方小吃,如著名的北京切糕、天津凉团、山西刀削面、浙江鸡丝馄饨、四川麻辣豆腐、新疆烤羊肉、朝鲜什锦小菜等。这些各色小吃不仅是本地人的美食佳肴,而且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到夜市上一饱口福。
夜市里小吃很受欢迎,对后世影响极大。据考证:如今风靡于鼓楼夜市的火烧、馓子、炒凉粉、羊肉盒、灌汤包子、烤鸭、糖醋熘鱼,即是当年宋都市场上的胡饼、环饼、汤饼、凉饼、肉饼、灌汤馒头、卤鸡、鱼演变而来。此外《东京梦华录》中现有文字记载的烧、扒、煨、烤、煎、炒、烹、炸、蒸、熬、滑、涮、糟、酱、炙等29种热菜烹调技艺,至今仍在鼓楼夜市中绵延不绝并发扬光大。
作者:黄守部文图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