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创旅游城市美好明天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2008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我们相聚在华夏腹地、黄河之滨,隆重举行2008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此,我代表中共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论坛组委会,代表9800万河南人民,向前来参加市长论坛的各位嘉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不到河南,就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到河南,就不知道中国的现在。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古老的中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粮食总产量突破1000亿斤、占全国十分之一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五位、实现利润居全国第四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556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踏上了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新征程。
河南旅游历史悠久,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洛阳已是中外商贾云集、游客纷至的国际大都会;北宋都城开封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旅游娱乐盛极一时。近年来,我们坚持打好山水游、人文游、都市游、乡村游四张“王牌”,全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了21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52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对外交往的重要平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城市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点,正日益成为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基地、集散地和辐射中心;旅游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城市品牌的基本特征。发展旅游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注重城市风物风貌、发展都市游,又要注重乡村风俗民情、发展乡村游;既要挖掘保护文物古迹、发展人文游,又要开发利用自然景观、发展山水游,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本次论坛围绕“旅游·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对于世界旅游城市增进交流与合作、应对机遇与挑战,很有意义。
当前,世界逐步成为一个“地球村”,使得跨国旅游日益频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旅游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旅游主体大众化和需求多元化催生了多种旅游形式,现代城市快速发展与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也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要看到,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浪费、自然生态环境受损,旅游市场竞争加剧致使部分旅游产品相互模仿、个性衰退、特色丧失,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视觉景观污染也制约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携手共创旅游城市美好明天,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结合河南旅游城市发展的实践,我认为,旅游城市发展应该秉持以下理念:
——以和谐为目的。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旅游是人们追求美与享受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一个地方只有拥有高度“和谐美”,才能成为世人心目中的旅游“圣地”。从中国古代《礼记》中描绘的“大同社会”到19世纪欧洲的“田园城市”理想,数千年来世界各地人民对“和谐美”的探索和追求从未停止过。我省濮阳市着力打造宜居城市,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被联合国命名为国际花园城市,并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只有树立和谐理念,在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中发展旅游,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中建设旅游城市,才能推动旅游城市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高度和谐。
——以文化为灵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旅游的内涵,决定旅游城市的品位。名列中国八大古都的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四个城市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城,都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分不开。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文化的旅游如同没有灵魂,未来旅游城市的竞争将以文化吸引力定输赢。只有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核心资源,一方面给文化和旅游穿上“连体衣”,形成文化旅游共生体和产业联合体;另一方面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发展现代文化,吸收借鉴各民族文化优长,才能提升文化内涵、增强人文精神,提高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
——以特色为生命。只有彰显个性,旅游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与魅力,使广大游客流连忘返。相反,如果到处都是一样的建筑、一样的景致、一样的风格、一样的基调,千景一韵、千篇一律,旅游就失去了生命力。综观世界,凡是有影响的旅游景点都不乏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如北京的文化、桂林的山水、香港的商贸、巴黎的艺术、旧金山的海湾等。河南的旅游也形成了“古、河、根、拳、花”的突出特点,天下功夫出少林、洛阳牡丹甲天下,都形象地表明了这些景点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在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只有更加注重突出特色、张扬个性,才能铸就品牌、展示形象。
——以开放为活力。旅游是天然开放的产业,开放是旅游的本质属性。只有在开放的形态下,人流、物流、信息流才会畅通无阻,旅游才能兴盛。早在春秋时期,河南叶县的第一任行政长官叶公理政时,注重营造美好和谐的环境,使当地的老百姓安居乐业,让远方的客人乐意前来,当时周游列国的孔子称赞他治叶的经验为“近者悦,远者来”,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河南自古就有广纳宾客的开放理念和实践。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张开双臂、扩大开放,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强化大开放意识,营造大开放环境,使旅游业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合作为舞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网络化的发展,世界旅游越来越融为一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加强各旅游城市之间的合作,共同搭建旅游发展的大舞台,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希望各旅游城市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通过旅游博览会、旅游联谊会、旅游合作大会、文化旅游节等平台,拓宽合作领域,分享发展经验,互换旅游信息,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最终让属于全世界的美丽为全世界人共同欣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旅游活动无边界,旅游发展无止境。为促进世界旅游城市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愿与世界各旅游城市一起分享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我们愿与世界各旅游城市深化合作、扩大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我们愿与世界各旅游城市增进互信、密切配合,努力营造推动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
——我们愿与世界各旅游城市交流发展经验、共享发展成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原大地山川秀美,中原人民热情好客。我诚挚地邀请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在河南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古老中原的风采神韵和现代河南的蓬勃生机。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借用中国唐代诗人孟浩然这一名句,我谨表达对推动世界旅游城市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旅游城市的美好明天!
最后,预祝2008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圆满成功!
祝各位来宾在河南期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