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能否作为国民福利?
http://www.hnta.cn 2008-5-7 8:35:04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能船去过多个国家,他算了一笔账,法国卢浮宫门票8.5欧元,对照中法收入水平,最多相当于上海人均收入的10元人民币。韩国景点门票一般在1000至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7至20元。美国洛杉矶环球影城门票60美元,相当于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月收入三四十元。意大利最贵的景点门票仅占该国公民月收入1%。(见4月30日新华网消息)
国外低廉的景点门票真的令中国人好羡慕。“五一”放假,有钱人开着私家车去旅游,大多数工薪人士只能选择呆在家里,因为新一轮旅游涨价使本已昂贵的景点门票更加令普通劳动者不堪重负,好山好水成了穷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痛”。“天价”旅游惹的国家发改委不得不动用“牛刀”,“五一”前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出通知,用1年时间对全国范围内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门票价格进行清理整顿,其间旅游服务价格不准涨只准降。这前所未有的大整顿能否使旅游产品回归于群众能够接受的价位?需要观望,更值得期待。
从相关报道获知,国外景点门票这么低廉,连乞丐都游得起,源于政府把旅游定位于国民福利,禁止旅游成暴利行业,国家同时给予景点必要的财政补贴。如法国卢浮宫一方面“自力更生”出售纪念品弥补低门票造成的亏损,另一方面从巴黎市政府获得一些经费,维持正常运转。
旅游作为国民福利值得借鉴,我们能否做到呢?这首先要分析旅游的功能,旅游不仅仅是玩,还带有一定的文化教育功能;学习、了解本国和民族历史的功能;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公民休闲的功能,可见旅游具有一定公益性,其中许多是公民应免费享有的权利,理应由国家埋单。这种公益性又具有普适性,应该全民享有而不是少数人享受。从传承中华文化,陶冶公民精神,提高全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思考,旅游作为国民福利很必要。从可行性讲,目前国家和地方财政都比较富裕,补贴公民旅游的财力基本具备,旅游福利值得认真考虑,并积极推行。
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笔者以为推进旅游福利可采取三种方式。一是规定景区景点只准微利经营,铲除暴利,把过高的门票降下来。二是对景区进行分类,级别高的景区实行市场价,维持较高门票,满足高端游客和富裕人群的旅游需求,一般景区以公益性为主,实行低票价,使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低收入群众都能旅游得起,政府对这些景点给予必要补贴填补亏损。三是由财政埋单给低收入家庭免费发有价“旅游卷”,在地方或全国通用,确保人人享有旅游福利。④
作者:尹卫国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2)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