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科普场馆“备战”免费时代
http://www.hnta.cn 2008-4-8 17:31:54 来源:江苏经济报 点击:

根据近日有关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美术馆、科技馆等将纳入博物馆范围受到立法调整,包含在以后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内。据记者了解,我省正在推进的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工作也将据此作相应调整,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其中有条件的科技场馆有望年底实现免费开放。

  以激发灵感、传播知识为宗旨的科技场馆即将步入“免费时代”,人们可以在休闲的时候免费获得科技的滋养,无疑是时代的进步。然而现实中,即使有门票收入“贴补”,不少科普场所日常维护和经营也“缺衣少粮”,不卖门票,它们将如何运转并完成自己的社会使命?对于即将到来的“免费时代”,它们又有何期盼?就此,记者对南京数家科普场馆做了一番调查采访。

  投资3.5亿元建成的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是综合型的科普场馆,占地30万平方米,设有宇宙探秘、地球万象、儿童科技乐园等六大展区,融科技、人文、艺术、旅游为一体,是省会级城市中一流的现代科技主题公园。然而馆长陈广来却愁容难展:入不敷出。据介绍,该馆展品更新、水电费用、人员费用,一年开支约1400万元。今年是开馆第四个年头,政府财政前三年每年补贴300万元,今年是200万元,同时平均一年的门票收入约在400万元。

  作为专业性科普场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日子”同样捉襟见肘。据了解,该馆建馆时,中科院和有关政府共同出资4000多万元,但运转过程中,没有得到政府部门财政补贴。目前该馆主要是双休日对外开放,平时只对预约团队开放。“运转费用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负责人冯伟民有点无奈。

  陈广来、冯伟民的“烦恼”也正困扰着南京市内另外十几家科普场馆。

  对于科普场馆免费开放,陈广来表示欢迎,“但政府在资金上要有保证”,陈广来补充说。

  其实,不管是有偿还是无偿,资金都是科普场馆的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据陈广来了解,武汉有一个和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面积差不多的科技馆,当地政府一年拨给的费用是1200万,合肥的科技馆约1万平方米,政府拨付的年运行费用为700 800万。

  记者从南京市科协一位曾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科普场馆的代表人士处了解到,在上述两个国度里,科技场馆的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这和国内科普场馆运营中政府角色的淡化形成了一定的对比。该人士表示,应该建立政府主导、财政经费支持为主的科技场馆建设、运营机制。

  资金并不是解决科普场馆一切问题的“金钥匙”。面对即将到来的“免费时代”,如何通过“时代感、潮流感”体现“科普含量”,是科技场馆面临的另一个重要命题。记者采访发现,如何通过展示新技术把科学前沿的知识奥秘展示给观众,是不少科普场馆的“短腿”。

  在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6岁的张仕昊在爸爸妈妈陪伴下,熟练地玩耍着已经谙练于心的器械。从事视频编辑工作的张爸爸告诉记者,一家三口买了450元的年票常来玩,他们也去过上海科技馆,认为在展品设置方面,上海馆十分注重人与展品之间的互动,参观者可以通过自己眼睛看、耳朵听以及双手实际操作去感受和体验闪电、地震等自然现象、动植物进化、生长的进程、人类自身的奥秘乃至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等,一个个抽象、深奥的科学概念在人与展品之间高度互动中变得具体而生动。南京部分科技场馆在这方面与之尚有距离。

  位于城市中心的南京青少年宫有关负责人认为,要想不落伍,科技场馆需要定期做课题研究,需要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合作,需要及时引进新展品,需要请科学家“加盟”,设立科学顾问组。毕竟展品是一个展馆的灵魂,将来即使免费了,人们的参观要求也只会越来越高。

  “作为科普场馆,忽略了经营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危险的。”来自国内同行的善意提醒,已经促使陈广来行动起来。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将尝试主业公益、辅业市场化的运作思路,增加展区小商品销售,在科技场馆南门开办餐饮。

  而去年重新开馆的江苏省科技馆,目前已开始对省内预约的参观团体实行免费。该馆办公室主任曾川宁告诉记者,他们利用自身优势组建了科普开发部,开发制作科普展品,在国内需要建设科技场馆的城市参加竞标,通过富有创意的展品制作和布展增加收益。同时他们还与新加坡等国家的科技场馆开展合作,定期开展科普交流和科普旅游活动,与国内旅行社合作开展科普冬令营和夏令营,另外各种形式的科普培训也为场馆的经营活力增色不少。

  “关注客户继而让他们成为回头客。”参观过许多国外科普场馆的南京市科协有关专家表示,国外科普场馆共同点,就是功能性场所较多。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领略科技的神奇,还可以在附设的餐厅就餐,在商店里购买自己喜欢的纪念品和其他商品,在多功能厅和家人、朋友庆祝自己的生日。

  “激发灵感传播知识是科技场馆的首要任务,其次是满足客户需求和商业可行性。这就像耍把戏的人要轮流接住三个球一样,管理者必须有技巧地解决这三个问题,是科技场馆走向成功的关键。”专家表示。

作者:王芳 袁达珍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2)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