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景区为何对旅游公司说“再见”
http://www.hnta.cn 2008-4-16 9:42:13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3月初,记者前往新疆鄯善县吐峪沟景区,发现吐峪沟大峡谷已经由鄯善县各相关部门成立的景区收回领导小组代管,新疆西域旅游开发公司已经退出该景区门票经营以及其他与景区相关的建设工作。
政府企业各持一辞
据了解,吐峪沟景区主要由峡谷风光、吐峪沟石窟、麻扎墓、麻扎古村落四部分组成。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现存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至今已逾1700年历史,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
目前,为了尽快顺利收回景区,鄯善县组成了接管办公室、清产核资组、法律服务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五个小组进行了三项接收工作:一是对于动产,登记造册,对状态和数量进行公证后封存或继续使用;二是对于不动产,进行状态公证,便于日后评估;三是对于景区内文物进行状态公证,所有公证过程均采取书面、照相、摄像等方式。
西域旅游开发公司一名代表向记者透露,按照相关法律对文物景区依法收回,他们并无怨言,公司四年来在景区建设了景区大门、停车场,修缮了台阶、木栈道、厕所和办公室,共投资了619万元,可是补偿款方面却与投入大相径庭。
鄯善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玮则认为,西域旅游开发公司应当按照2003年10月22日与鄯善县人民政府、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签订的《吐峪沟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合作补充协议》,在三年内西域旅游开发公司投资不得少于1000万元用于景区的保护和建设。根据清产核资组半年来的核算,实际情况与该旅游公司自报投资的619万元还是有很大出入。而且至今已四年过去,西域旅游并没有按照协议要求对景区投入1000万元。
鄯善县旅游文物局邢良德称协议中提出的“三年内分期完成景区的建设性详规”,西域旅游公司并没有按照要求完成景区建设性详规。
“不代表我们管不好文物景区”
新疆鄯善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玮认为,企业考虑得最多的是利润最大化,对文物保护警惕性不高,甚至只利用不去保护,投入最少利用最大是企业的目标,这应该有违国家文物局对文物保护的初衷。
2008年初,山西乔家大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收回,紧接着吐峪沟大峡谷景区也被收回,就在两年前新疆南疆五地州由北京中坤旅游投资集团投资的喀什香妃墓、和田的尼雅遗址文物景区点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为何企业经营文物旅游景点频频遭遇收回呢?新疆一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认为:“其实有关历史文物保护的景区,我们一般都不轻易接手,但并不代表我们管不好文物景区。”
据了解,北京中坤旅游集团在喀什管理的另外一处高台民居和喀什噶尔古城目前已成为旅行团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高台民居虽然不算文物保护单位,但现存最久远的一处土陶制作参观点也有近400年的历史,自2004年以来经过北京中坤旅游集团4年的开发,当地的维吾尔族家庭逐渐开放。2006年以来中坤旅游集团每年还分别给高台民居324户特困家庭送去冬季用煤92吨,还促进了高台民居居民的就业。该集团负责人黄河表示:“这些年公司不断对民居加以保护,为当地居民修通道路、修通上下水,还经常培训民居当中的少数民族旅游参观户,设立定点参观旅游点,许多居民已经依靠旅游致富,现在当地的居民都挺愿意从事旅游行业。”
北京中坤旅游集团的副总赵迪则表示,当时为保护现在已被收回的尼雅遗址,中坤公司派出19人参与文物的保护,对景区也并没有进行开发;喀什的香妃墓旅游集团也只是对文物周边的旅游区进行了整合,如今香妃墓的经营权已经交还给了文物部门。
文旅结合强化可持续性
孙浩捷说,文物景区的保护、研究和维护工作的经费多是从门票中抽取,国家虽然也有相关部门拨款划入文物保护专款专用,但对于部分文物景区国家拨付的专款很难真正起到作用。如果企业能科学地利用文物景区,深度挖掘文物的历史价值,可持续地开拓文物景区的旅游,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余地。
鄯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保民也认为,对文物类景区应当坚持依法保护、依法管理、合理开发、有序利用的原则,保证国家文物不受破坏,保持峡谷内原有自然风貌,确保历史文化名村原貌,充分体现古村落及原有文化内涵。
为此,鄯善县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峡谷景区制定了一个新的开发计划。周玮将日后大峡谷景区开发的宏大蓝图展示给记者,“就是将峡谷风光、千佛洞、麻扎圣人墓、麻扎村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景区外建立一个麻扎新村,让麻扎村的村民搬迁至新村,老村的产权仍然归原有居民所有,只需要他们在这里接受游客参观,就可以从景区获得可观的收入,文物管理部门再将门票中的收入拿出部分用来修葺麻扎村的建筑,使其保持维吾尔古民居原有的特色。让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麻扎古村落内找回古村落的真正感觉,使游客能感受一个活的、充满生机的古村落,一个维吾尔族“民俗活化石”古村落,切实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无穷魅力。
鄯善县旅游文物局局长邢良德说,现在麻扎村已经有些维吾尔居民开始改建楼房,如果有更多地原有居民对民居进行改造,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建筑特色就会失去原有的民俗特色,随后就有可能被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撤去“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古民居管理不力责任最终还将落在文物管理部门身上。
新疆师范大学的教授孙浩捷认为,文物保护相关法规是站在一个更加理性的台面上,深挖文化内涵,研究文物科学价值,而作为企业这种理性还是有所欠缺。目前,如果企业也能很好地组织理利用文物加大研究,企业经营文物景区景点也未必不行。
作者:王思超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