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腿”河南旅游商品出路在哪?
http://www.hnta.cn 2007-2-12 10:57:21 来源:河南省旅游信息中心 点击:次

河南省作为国内旅游资源大省,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购”则明显成为了河南省旅游业的“短腿”,这与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不但影响我省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目前,河南旅游商品是怎样一个现状?旅游商品开发存在什么问题?未来旅游商品的发展又是怎样?如何突破现有旅游商品发展的“瓶颈”呢?
旅游商品:只能在博览会上“群英荟萃”
在2005年河南省首届旅游商品博览会和2006年首届中国中部(河南)旅游交易会上,商家摆出的除了我省传统的旅游商品,如开封汴绣和木版年画、南阳玉器、钧瓷以外,还有各地精心准备的民间艺术品以及部分商家开发的极具品位的高档商品,真的可谓是“琳琅满目”、“群英荟萃”,令许多百姓赞赏有加,不少旅行社负责人都表示,“许多旅游商品连他们都没有见过,真是藏在深闺人未知。”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还说“以前游客要求推荐独具特色的商品时,除了推荐购物商店的商品外,还真不知道该向游客推荐什么别的商品;就算是知道有这种特色的东西,也不知道领游客到哪里买!”。许多游客也反映,在景区和购物商店的柜台里,游客们所能看到的旅游商品也不外乎那么几种,甚至千篇一律,没有给人以很强的购物欲望。可以说,河南丰富的旅游商品除了在博览会上可以让百姓一睹其全貌以外,百姓很难“觅其踪迹”,市场上实实在在的存在各地、各景区旅游商品“同质化”、缺乏个性的现象。所以给人留下了旅游商品品种单一、新品缺乏的“假像”。
河南是否真的缺少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从广义上讲,几乎涉及所有商品门类。即便在狭义上,也涵盖所有的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的内容,并拥有很广的外延。
按照轻工行业的分类标准,雕塑金属工艺品、 天然植物、纤维纺织工艺品、 抽纱刺绣、机绣工艺品、 民间工艺品、旅游工艺品、其它美术工艺品、工艺美术品用非金属矿、其它工艺美术品原料、美术陶瓷工艺品、玩具、乐器、工艺镜、包装装潢、土 特 产等全部种类几乎在我省旅游商品上都有体现。除了传统的陶瓷、刺绣、玉器、剪纸、年画、澄泥砚、奇石以及山货土特产以外,麦秸画、红色旅游商品、高档工艺品、青铜仿真器、泥塑等近两年的新的工艺形式的产品也成为旅游商品中的“创新大军”。据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副处长赵林介绍,目前我省已有省级旅游商品企业近200家,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颁布的商品分类,可以说河南并不缺少旅游商品。而正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品牌塑造不够,特别是销售渠道不通畅、诚信旅游商品销售网点不够等原因,造成大家对河南旅游商品种类名目认知度非常低。
旅游商品 鱼龙混杂
据记者了解,游客对我省旅游商品的另一个反映,在于对品牌认知度不够,对商品的鉴别能力不够,不敢贸然购买一些价格较高的旅游商品。
的确,近几年的旅游投诉中,不乏游客购物的投诉,投诉内容不外乎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缺乏诚信等等,集中在金银玉器、珠宝首饰等商品上。旅游商品经营单位的参差不齐,个别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旅游商品也难免让人“眼花缭乱”。这就是在销售环节上的问题。
此外,在生产环节也出现了问题。被媒体曝光的禹州钧瓷和洛阳唐三彩就是典型的例子,精美的工艺产品,由于生产环节把关不严,使得许多残次产品流向社会,低价销售,使之几乎成为了“地摊货”,严重影响了品牌和市场。可以欣慰的是,两地有关部门都采取了有力措施,整顿钧瓷、唐三彩生产销售市场,销毁残次工艺品,使之成为了的的确确的工艺精品,让游客放心购买,安心消费。
河南旅游商品到底缺什么?
河南旅游商品种类齐全,可以说资源丰富,除了品质不容易鉴别以外,制约游客消费的其他原因在哪里?
目前,河南省共有110多家省级旅游商品定点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品、传统食品以及当地土特产再加工等范围内。早些的省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如漯河双汇集团、南阳镇平丝毯集团因其基础和适应形势,生产的产品对外有竞争力。而像唐三彩、开封汴绣、南阳玉器等已被假冒伪劣的冲击面目全非。这些曾是生产旅游商品定点的企业,由于体制、资金、市场所限,他们只是象征性的,远远不能代表我省旅游商品的全部。
虽然旅游商品种类很多,数量也很多,但是河南很多旅游景区几乎没有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商品购物专卖店,而省会郑州市也没有专门的购物商店。据赵林副处长介绍,我省目前的旅游商品生产单位,多数属于小型企业,缺乏足够的营销管理经验和经费,产品创新和品牌包装力度不够,使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旅游商品真正有特色能形成唯一性的很少。目前我省旅游商品的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旅游商品生产分散,加工工艺水平不高,特别是旅游商品包装和售后服务等与游客的需求存在相当的差距、旅游商品市场无序竞争和经营不善及管理混乱仍然较突出、不少地市的景区只重视自己门票的收入,对旅游商品工作不屑一顾,景区根本没有意识到旅游商品也是他们自身的名片,而旅游商品只有在文化内涵上、经营方式上和景区紧密结合才能产生一个主辅相互补充的作用。再有之,旅游商品的宣传、产品包装和设计和当地相关部门不够重视,又缺乏专业的销售网络,所以我省现在尚未形成具有特色的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名牌旅游商品,距离产业化的距离还很远。
旅游商品的发展对策
河南旅游商品丰富,种类繁多,有像唐三彩、汴绣、南阳玉器的工艺品,又有像好想你大枣、焦作四大怀药及其各地极具特色的土特产。要打破河南旅游商品发展这一“瓶颈”,把这一“短腿”像旅游业其它要素看齐的话,还需要尽快建立完善的体系。
河南省旅游局规划处赵林副处长说,面对河南省旅游商品这一“短腿”现象,省旅游局也希望早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旅游商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培育,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从其发展规划、政策指导、信息咨询等各方面为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企业提供服务支持,为旅游商品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其次,制定相应标准加强对旅游商品销售的管理和监督,杜绝假冒伪劣、以次充好、高额回扣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不断增加旅游商品销售点,包括让旅游商品销售点进景区、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进宾馆酒店等等,形成立体结构的销售群点。第三,开发旅游商品要从技术力量基础做起,建立或依附有力的开发研究机构,加强对旅游商品的宣传、策划、包装。第四,在宣传推介上应有一条龙观念,把河南旅游商品更加系统完善的推出。建议在旅游促销的同时,结合旅游商品工艺师现场表演、制作、销售等,比如汴绣、木版年画、剪纸等,做出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商品来,相信会受到游客的青睐。
赵林副处长还告诉记者,省旅游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尤其重视网络对有旅游商品开发、生产、销售的“红线”连接作用,认为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市场需求,征集设计方案,铺设销售网络,宣传行业动态。目前,河南旅游商品资讯网(shop.hnta.cn)正在进一步的建设之中,该网站的完善将为旅游商品企业展现自我风采和为方便游客购买商品提供平台,而且今后该网站计划将与各地市名优企业建立互动体系,形成我省真正的推介旅游商品一条龙体系,体现及时、互动、个性化的优势,为加盟商户提供使用方便的购物营销服务。相信充分发挥旅游商品在旅游活动中的点缀和充实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吸引旅游者的物品,从而拉长我省旅游业产业的发展链条。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