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涨价牵出利益链怪圈
http://www.hnta.cn 2008-3-13 19:48:32 来源:未知 点击:次
今年元月,一篇“杭州各景点逃票路线集”的帖子在网上被热捧。此后,国内景点如何逃票进门的热帖不断从网站上冒出来。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么多人甘愿把聪明智慧耗在其中?“原因在于近年来国内各大景区门票涨价。 ”一位网友在留言栏中说。果真如此吗? “逃票热帖”起于涨价
2006年1月2日,一个“杭州各景点逃票路线集”在浙江一家网站被广泛关注。帖中介绍了太子湾、灵隐风景区在内的多处景点的逃票方法,其中灵峰和太子湾等景点还用线条做了路线,“比出版社出版的景区地图还要详细”。 “从北高峰下来,……大概倒退回20米左右(刚好看不见收费亭)……穿过铁丝网,路往右延伸至栏杆(超过2米)。”“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先爬上然后抱着竹子滑下……下山就是法云弄了。”这是“灵隐”景区的逃票线路图的描述,被多位网友所验证。 在杭州景区“逃票热帖”之后,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云南石林、苏州古镇、北京八大处、西藏拉萨及周边景点等地的“逃票攻略”也相继登录某些网站。 是什么原因推动着如此多的人撰写“逃票攻略”?“祸起涨价!”一位网友在留言中这样说,“门票涨价的幅度不断攀升,‘逃票指南’当然会大行其道。” 2005年被称为旅游景点的“涨价年”。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最具代表性的景点门票全面上调,淡季门票总价从105元涨至230元,旺季涨至310元。同年4月1日,湖南省张家界门票价格从158元涨至245元。除一些景点(景区)涨价之外,去年听证并调价的景区目前也实行旺季价格,从4月1日开始,九寨沟和黄龙风景区实行旺季票价,门票分别为220元和200元,两个景点的旺季票价均比淡季高出140元。 涨价将一些人拒于景区门外。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方向新研究员说,景区门票涨价让很多想出去旅游的人望而却步。为实现出游少花钱的目标,一些人就开始制作、收集各景点的逃票方法。 六成市民改变出行计划
面对“涨价潮”,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市民中,82%的受访者对景点涨价完全不能接受;因票价上涨,60.9%的受访者决定改变出行计划。 广东省发布的一份各大旅行社汇总统计表明,2005年“五一”期间,受门票涨价的影响,张家界、九寨沟两条传统热门线路出现前所未有的颓势,报名人数只有往年的一半。 “该来的来不了,不该走的却走了。”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许春晓教授的话意味深长。“一些中等收入者特别是低收入者因费用问题,暂时搁置出门旅游的计划;另一些正在外旅游的人,因为反感‘涨价风’,宁愿早早回家。”
“现在一些景点收钱收得变味了,原来一些景点的价格比较能让人接受,现在却贵得离谱。”艾楚君是长沙理工大学老师,月收入两千元左右,2005年他准备在五一长假时到张家界旅游,最终因涨价没有成行。
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是,长沙市天心区学院街上黎家坡64号居民李先生一家三口在2005年五一期间到凤凰旅游,准备转道张家界。“出门时一共带了2200元,准备三个人在凤凰两天两晚包路费花1000元,然后到张家界两天一晚1200元。后来从凤凰出发时,才知道张家界门票价格涨了;电话打到张家界时,房价又谈不下折扣,最后发现三人两天一晚至少1600块钱不可,钱少了,最后只好打道回府。” 老百姓不认涨价的理
是什么原因让一些景区“不顾民意”地涨价呢?按照一些景区管理部门的说法,不外乎“抑制客流”、“保护遗产”、“成本高于收益”和“价格与景区价值匹配”等。但老百姓不认这个账。 企业的成本支出,对外永远是“商业秘密”。奇怪的是,每次需要提价时,景区的运营成本也是“连年高于收益”。 张家界在涨价听证会时提供的提价申请中指出,为维持庞大景区的正常运转,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张家界武陵源在景区内设有3个景区办事处、4个景区管委会、1个环保车客运公司、1个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个综合管理所和3个自然保护所,景区遗产保护人员、环卫工等共计1500多人。这是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直接管理成本高,有必要进行门票适当上调的重要因素。 “交流材料中的旅游人次与申请提价时所报送的旅游人次存在差别,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将运营成本大大放大,超过现在游客人均成本,以便取得提价权。”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毅敏一针见血地指出,不透明使得一些景区“机构臃肿,人员膨胀,成本日益增加”,最终只好转嫁给游客。
2005年4月,张家界门票涨价时使用了“减轻景区压力”的说法。不只是张家界,黄山等景区涨价时也采取了这一说法。但这个“原因”被过半市民恶批,一些受访者认为,近两年来的景区门票涨价理由就是为“保护景区”,实质上却是“靠山吃山”。 有人做了一个分析:旅游景点门票涨价的景区中,除了北京六大世遗景点以外,黄山、张家界、九寨沟景区等都是些经济欠发达地区,GDP总量不大,排名总是“落孙山”。地方政府面临着经济需要持续增长的压力和GDP增长的追求,必然产生“靠山吃山,靠旅游吃旅游”的发展念头。
本篇文章来源于京华网 原文链接:http://health.jinghua.cn/c/200803/13/n804815.shtml
作者:未知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1)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