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河南研讨旅游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http://www.hnta.cn 2008-10-17 10:51:37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近年来,随着河南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扩大。但是,现行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与市场需求之间始终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河南旅游业的发展。鉴于此,由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主办的河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前不久在郑州召开,来自河南省50余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领导和专职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就如何创新旅游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讨,为探索制定河南旅游业人才培养新标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交流平台。
    旅游业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21世纪,行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河南,旅游专业教育虽然已形成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教育以及旅游行业成人教育在内的金字塔式的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但仍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给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
    记者调查发现,每到旅游旺季,整个旅游业都处于超负荷运转之中。与此同时,导游人员紧缺也成为了各大旅行社最头痛的事情。河南省星期八旅行社副总经理司彬告诉记者:“在旅游旺季,各个旅行社之间往往会打起导游‘争夺战’。为了接待更多旅游团队,个别旅行社还将一些专职的后勤人员派到了‘前线’,就连那仅有的几个被各大旅行社均看好的兼职导游也被争抢一空。”
    旅游专业人才的紧缺,不仅仅体现在导游方面,在景区规划与开发、酒店经营等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有业内专家指出,河南目前最紧俏的旅游人才主要有三类:一类属于“最抢手人才”:能熟练掌握出境游业务的管理人才,从事境外旅游策划、项目开发和组团调度及擅长涉外沟通交流,并具有在境外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导游人才;二类是“最急需人才”:如酒店、宾馆、旅行社职业经理人及销售、公关、客户服务等部门经理人才;另一类是“最大量需要人才”:中西餐厨师、日韩料理厨师、通讯技术维护、餐饮客房服务和前厅礼仪接待等技能型人才等。至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旅游景观开发设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旅游专业人才缺失的背后
    “造成旅游专业人才缺失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我们当前旅游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的。由于旅游是一个特定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严格,因此要想培养出合格的旅游专业人才就必须依靠扎实有效的实践教育。”河南财经学院旅游系主任袁绍斌如是说。
    但事实上,目前河南省旅游教育在实践教育这一方面却不容乐观。从数量上看,河南省内各类旅游院校培养出的旅游专业学生很多,但成为旅游专业人才的却很少。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龙京红教授指出,之所以出现如此现状,主要是由于大多数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完全定位在“全才”、“总经理的摇篮”上,过高过宽的培养目标,造成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不少旅游企业抱怨一些学生连一个旅游营销计划都做不出来。相比之下,技能型旅游人才往往更受企业青睐,数量很大的职高生、大专生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们更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进入旅行社和酒店后,可以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旅游业的人才外流现象也是造成旅游行业人才缺失的重要因素。”洛阳市师范学院战桂城指出,现如今,旅游从业人员从业时间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导游,做上三五年后就转行是很平常的现象。
    他认为,目前旅游院校在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上,没能及时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上出现了脱节,导致人才结构不理想,再加上旅游人才在市场中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以及其他行业强有力的竞争,使得旅游职业吸引力大大下降,一些旅游从业人员便想方设法跳出这一行。相反,因为经过一定的形体、公关等训练的旅游专业学生,却很受其他行业用人单位的欢迎,他们更愿意到其他公司从事“白领”工作。
    创新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新标准
    “旅游专业人才的流失,问题不在于行业本身,这是不可控的,可控的在于教育本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教学思路,应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下功夫,重在一种目标导向,只要有了目标,人才培养就有了方向。”在谈到旅游专业人才流失现象时,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毛安福教授如是说。
    河南省工程学院郭宝林教授则认为,面对旅游人才严重流失的现状,高校可以采用定点培养的模式,即由用人方进行赞助,学校或学生与用人方签订协议来培养人才。他提出:一要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二要对人才进行约束,引入投资者,进行联合培养。对学生而言,第四学期就开始实习,根据用人方及学生的反馈,在教育的第三年对学生的某方面技能加强培养,实现“实习连接就业”;三是要实现人事沟通,即学校既要与学生沟通,也要与用人方沟通。
    郑州市牧专旅游管理系阮跃东教授则主张采用“先实习,再学理论,最后再实习”的培养模式,重在让学生对旅游管理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他认为,旅游教育要进一步规范化,尽快创出品牌,实现旅游管理由游击队向正规军的转变,并推动国家教育部尽快把旅游专业独立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摆脱附庸的地位。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在发展旅游教育过程中,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在保证素质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应用学科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专业学习上要更加细化,增设一些酒店管理、会展等专业,同时,基础素质教育必须扎实,这样才能培养出旅游业高级管理人才。
    此外,与会专家还讨论了河南省旅游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并在旅游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自身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达成了共识。值得注意的是,与会专家一致提出,未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自然素质方面,除了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没有面部缺陷和身体缺陷外,对身高也要做出特别要求,女生身高要求在158cm以上,男生身高要求在168cm以上。
    郑州大学副校长宋毛平表示,探索和制定河南旅游人才培养新标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通过这次研讨会的举办,有利于提高全省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全面推动河南旅游人才建设,为实现河南旅游业新跨越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作者:张明灿 通讯员:
(责任编辑:永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