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罗山县遵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以持续开发建设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纪念园红色景区为重点,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着力优化当地乡村旅游环境,引导和鼓励旅游企业和周边群众利用当地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和农家特色等独特条件,开办以“农家乐”、“旅游商品服务”和“土特产品加工”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为当地百姓富民增收开辟新思路,找到新途径,以何家冲乡村旅游景区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效果十分明显。
一、何家冲纪念园和何家冲村基本情况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纪念园位于河南省罗山县铁铺镇境内,距灵山风景名胜区仅15公里,景区以红色旅游为主要支撑,兼具爱国主义教育、野营观光、登山探险、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多种旅游活动功能。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何家冲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大别山鄂豫皖红色旅游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旅游区。2010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何家冲所处的铁铺镇何家冲村,全村面积15.95平方公里,耕地820亩。共8个村民组,人口331户1219人。在过去,何冲村交通闭塞、信息滞后,属于经济欠发达的省级贫困村,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农业和经济作物种植。近年来,全村依托何家冲红色旅游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拓宽致富门路。2015年经省级验收,全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成为红色旅游景区带动脱贫的典型。
何家冲纪念园景区五星门
二、主要做法
(一)旅游+设施——基础先行助力扶贫
何家冲景区在规划发展中,科学利用特色资源,围绕红色游和绿色生态游,结合旅游六要素和“美丽乡村”建设,注重旅游设施功能与旅游要求的提升与配套。
2007年6月,按照“山水红星村,罗山何家冲”“长征胜利从这里开始,罗山何家冲”“豫南山水、休闲乡村、罗山何家冲”的一级定位理念,何家冲纪念园启动一期建设,投入1240万元,建设了停车场、旅游公路、登山步道、闪闪红星门、旅游厕所等,并对景区水系、绿化、地音、导引标识以及氛围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提升改造,打造长征诗碑题词、摩崖石刻群、英雄桥、勇士崖、湿草地、红星祭坛、红军亭、誓师广场、红军井等近四十余个景点; 2008年4月16日建成并正式开园,2009年9月免费对外开放。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集结地(银杏树)——誓师广场
2012年至2017年,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何家冲景区又先后投入了1500万元,又实施了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原有景区基础设施进行了进一步提升改造,提升改造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至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旅游公路6.5㎞;提升改造现有停车场,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及旅游厕所;对景区河道和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完善景区导引标识系统;完成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和军部医院旧址重新布展工程;同时,何家冲村通过整合县财政、水利、文物和民政等部门资金5500万元。先后实施水利整修、供排水、绿化、亮化、民房改造、消防、道路、供配电和通迅互联网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工程,为游客顺畅体验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提供了便捷、安全的保障。近年来,来何家冲旅游人数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一个以何家冲景区为龙头的乡村旅游集散地正在逐渐形成、扩张。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
(二)旅游+就业——助推群众稳定扶贫
1、加快景区发展带动直接就业,助推脱贫
何家冲周边处于大别山区,地理偏僻,交通不便,景区周边有不少贫困户、贫困人口。近年来,当地村民通过外出务工,使一部分贫困户走上了致富道路,但仍有不少人因为身体、能力、家庭人口等多方面原因不能外出,需要通过在当地转移就业进行帮扶。为此,何家冲景区积极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当地人到景区从事管理、保安、环卫等旅游服务工作,使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对前来就业的村民没有设立什么严格用工标准。另外景区将日常一些小型工程项目承包给村里有能力的村民,搞不了工程的,就把如绿化维护等小的服务项目承包给他们,实现就业增收。同时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涉及到用地时,通过收购、租赁和流转等方式的土地价格大大高于周边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村民带来了不少的收益。
2、发展乡村旅游促进间接就业,带动脱贫
近十多年来,景区的建设带动了周边旅游业、服务业、运输业、特色农业、手工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许多人因此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具体表现在:
一是农家乐产业发展助推村民脱贫。近年来,随着何家冲景区和乡村旅游环境的改善,周边农民纷纷开办以餐饮住宿、茶业炒制、野外垂钓等内容的农家乐。县旅游部门从卫生、价格、服务标准等方面不断加强对农家乐的进行规范管理,扩大对外宣传。目前,仅何家冲村从事规模农家乐经营的村民就有11户,从事住宿业的有3户。围绕供应农家乐的种植养殖业和食材加工业等也进一步兴起壮大,带动了近150人就业,成为当地百姓富民增收的新途径。
何家冲农家乐——蛤蟆石山庄
二是公司加农户带动脱贫。随着何家冲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游客从过去的半日游、考察游逐步向体验游、度假游、目的地游方向发展。一些极具慧眼的大型公司,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纷纷回乡,投入到乡村旅游开发中来。例如何家冲村引进了当地能人王家银,创办了罗山县明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农作物种植加工销售、水产家禽养殖、销售农业技术咨询推广服务、旅游开发园林景观设计施工、餐饮住宿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开发公司。公司初步建立了网络化运营,年效益460万元,利润52万元,带动就业岗位128个,扶贫带动效果显著。
明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办的明珠山庄
(三)旅游+文化——全面提升扶贫效应
旅游与文化相融合形成扶贫效应,对于景区来说,不仅是模式,更是效果。何家冲景区依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独特优势,先后举办或参与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77周年纪念活动”、首期河南省政工干部培训班室外教学活动、“鄂豫皖三省媒体联动、千里跃进大别山”媒体活动、“北大、清华学子‘走进红色信阳、感受红色信阳、宣传红色信阳’主题活动”、“红色景区中国万里行”、“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火炬传递活动、“全国徒步大会”、央视“忆红军、寻红旅”拍摄宣传活动、“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记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旅游系列活动、“长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和“红动十月——共走长征路,同升一面旗”大型公益活动等主题活动。每年的这些主题活动成为了推动周边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平台,也成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特色载体,不仅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对外交流,更极大转变了贫困人口的精神面貌。通过对外交流和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语言、行为文明了,在经济脱贫的同时也实现了精神和文化上的脱贫,全村面貌也得到充分改善,品牌效应凸显。何家冲村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传统村落保护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生态村和省扶贫开发先进单位等
2015年8月6日在何家冲举办的“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火炬传递活动现场
2016年9月26日在何家冲举办“长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活动现场
下一步,何家冲纪念园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景区带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发展路子,以“绿”托“红”,以“红”带“绿”,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实施景区交通基础提升项目、红28军军部旧址、长岭岗战斗遗址、红二十五军纪念馆、红色旅游拓展步道、何家冲游客集散中心、青蓬自驾车露营基地和何家冲纪念园三期建设项目等八个红色旅游重点项目,进一步拉大景区框架,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景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为 “四个罗山” 建设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