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警察能包治景区“百病”吗?
http://www.hnta.cn 2015/10/13 11:20:13 来源:新安晚报 点击:次
10日上午,国内首支旅游警察队伍——海南省三亚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在三亚市民游客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据悉,该旅游警察支队于9月初成立了筹备组。国庆黄金周期间,筹备组民警及时了解掌握游客投诉、举报情况,第一时间接受游客的报警、求助、咨询等。同时,根据游客投诉、举报线索,筹备组与旅游、工商、交通、海洋等部门快速联勤联动,联合执法,不断加大涉旅案件打击力度。
前有连续多年的“三亚宰客事件”被曝光,后有今年黄金周期间“青岛大虾”事件引发的轩然大波,三亚成立国内首支旅游警察队伍,其针对性不言而喻。事实上,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都已设立专门的“旅游警察”,不仅管理游客事故,同时提供旅游信息和应急治疗等服务。
但旅游警察的设立,是否真的等于让景区拿到了改善旅游环境的金钥匙,又是否值得所有景区都进行复制,仍值得商榷。首先要看到,国内首支旅游警察队伍出现在三亚并非偶然。鉴于旅游“负面”新闻的连年曝光,三亚设立旅游警察既表达一种治理上的决心,也起到了一次较好的危机公关和形象宣传作用。而更大的原因或在于,三亚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旅游城市,旅游业可谓当地的支柱产业,这决定了其在相关“投入”上的重视,非一般地区可以盲目效仿。
从三亚旅游警察的定位来看,其主要是为及时了解掌握游客投诉、举报情况,第一时间接受游客的报警、求助、咨询等。同时,根据游客投诉、举报线索,旅游警察支队将与其它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涉旅案件打击力度。按理说,无论是游客的咨询,还是旅游市场乱象的治理等,在原有景区乃至地方管理系统中,已经配备了专门的部门和执法力量。在此之外再增加旅游警察,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为此前的治理失败买单,那么由此所增加的治理成本,是否合理就值得疑问。
更关键的是,新增的旅游警察,其执法表现和作风又是否能够跳出此前糟糕的治理体系,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如“青岛大虾”事件中游客的遭遇,当地警方和物价部门并非不知情,与其说欠缺的是执法者,不若说是负责任的执法体系和管理态度。更何况,当前一些旅游市场乱象的根源,恐怕并非只是表面上的执法问题,远非旅游警察能够全部解决。
置于一个景区秩序的优化和治理上来看,警察只能是维护秩序的一种力量,且其处于治理环节的较末端。若不能激活和重塑地方的治理体系和效能,从制度层面和治理前端保障社会治安和消费环境的稳定性,而是将此责任过度向后端的警察部门转移,显然难以称得上是善治,也终究难以获得预期的治理效果。而国外的一些“旅游警察”观光警察”,“ 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景区“服务者”的一种统称,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警察。
在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第一支旅游警察队伍的出现,或许只是一个开端。但不管怎样,它只能被视为旅游环境改善的一种可以尝试的选择,不应该被过度倚重和盲目地照搬、复制,其最终效果,更有待时间检验。
前有连续多年的“三亚宰客事件”被曝光,后有今年黄金周期间“青岛大虾”事件引发的轩然大波,三亚成立国内首支旅游警察队伍,其针对性不言而喻。事实上,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都已设立专门的“旅游警察”,不仅管理游客事故,同时提供旅游信息和应急治疗等服务。
但旅游警察的设立,是否真的等于让景区拿到了改善旅游环境的金钥匙,又是否值得所有景区都进行复制,仍值得商榷。首先要看到,国内首支旅游警察队伍出现在三亚并非偶然。鉴于旅游“负面”新闻的连年曝光,三亚设立旅游警察既表达一种治理上的决心,也起到了一次较好的危机公关和形象宣传作用。而更大的原因或在于,三亚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旅游城市,旅游业可谓当地的支柱产业,这决定了其在相关“投入”上的重视,非一般地区可以盲目效仿。
从三亚旅游警察的定位来看,其主要是为及时了解掌握游客投诉、举报情况,第一时间接受游客的报警、求助、咨询等。同时,根据游客投诉、举报线索,旅游警察支队将与其它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涉旅案件打击力度。按理说,无论是游客的咨询,还是旅游市场乱象的治理等,在原有景区乃至地方管理系统中,已经配备了专门的部门和执法力量。在此之外再增加旅游警察,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为此前的治理失败买单,那么由此所增加的治理成本,是否合理就值得疑问。
更关键的是,新增的旅游警察,其执法表现和作风又是否能够跳出此前糟糕的治理体系,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如“青岛大虾”事件中游客的遭遇,当地警方和物价部门并非不知情,与其说欠缺的是执法者,不若说是负责任的执法体系和管理态度。更何况,当前一些旅游市场乱象的根源,恐怕并非只是表面上的执法问题,远非旅游警察能够全部解决。
置于一个景区秩序的优化和治理上来看,警察只能是维护秩序的一种力量,且其处于治理环节的较末端。若不能激活和重塑地方的治理体系和效能,从制度层面和治理前端保障社会治安和消费环境的稳定性,而是将此责任过度向后端的警察部门转移,显然难以称得上是善治,也终究难以获得预期的治理效果。而国外的一些“旅游警察”观光警察”,“ 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景区“服务者”的一种统称,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警察。
在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第一支旅游警察队伍的出现,或许只是一个开端。但不管怎样,它只能被视为旅游环境改善的一种可以尝试的选择,不应该被过度倚重和盲目地照搬、复制,其最终效果,更有待时间检验。
作者:朱昌骏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低价游 打击之后要引导 2015/10/12 11:10:21
- 互联网+智慧景区 如何连接最后1公里 2015/10/10 10:58:45
- 青岛“天价虾”戳痛了谁 2015/10/9 10:22:33
- 如何选择合适的境外旅游保险? 2015/9/30 10:10:44
- “中国式旅游”不该成为负面标签 2015/9/28 10: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