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旅市场或将迎来八大发展趋势
http://www.hnta.cn 2018/9/20 8:58:30 来源:中新网 点击:次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中国文化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文旅产业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中国文旅市场将迎来八大发展趋势。
仲量联行与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19日共同发布的《新文旅时代:消费升级与去地产化趋势下的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认为,随着城市增量空间的减少,城市更新将成为未来一二线城市新增文旅项目的重要载体。同时,文旅功能的植入,成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继产业导入、公共空间活化之外的又一重要议题。
白皮书指出,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已然告别过去粗放型、同质化的开发阶段,逐步走向以旅游为本质、培育健康发展模式为目标的新阶段,并将迎来以下八大发展趋势:
旅游社群化:为游客定制专属体验为目的的新型组织形式,改变传统旅游的出行和消费方式。
业态国际化:浸入式戏剧、户外探索营地、分时度假等在国际上颇受欢迎的文旅业态,在中国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IP本土化:国际优质IP的引入不应是拿来主义的生搬硬套,而是挖掘IP内容并根据客源市场与基地条件进行落地性调整,以最易被中国消费者接受的方式呈现。
“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延长旅游产业链等多重功能,文化旅游开发已从单一功能的主题公园、度假地产转向“旅游+”复合化发展。
文化自信建设:通过主题景区、旅游演艺、度假旅居等创新方式将文化故事化、科技化、体验化,使得传统文化被更广泛理解、传承,成为文化自信新时代的发展动能。
数字技术应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给景区的运营管理、游客的出行方式以及游乐体验等多个维度带来变革。
跨界资源整合:传统房企、影视传媒等多方协作,促进产业链资源整合和多元化发展。
商业模式创新:去地产化背景下,通过金融化运作等方式降低前期投入成本与风险,围绕主题项目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强化竞争优势,达成可持续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文化旅游市场正在步入品质化、专业化、智能化、IP化的快速发展中,市场的颠覆与创新对项目长期运营提供了更多的挑战。
仲量联行与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19日共同发布的《新文旅时代:消费升级与去地产化趋势下的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认为,随着城市增量空间的减少,城市更新将成为未来一二线城市新增文旅项目的重要载体。同时,文旅功能的植入,成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继产业导入、公共空间活化之外的又一重要议题。
白皮书指出,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已然告别过去粗放型、同质化的开发阶段,逐步走向以旅游为本质、培育健康发展模式为目标的新阶段,并将迎来以下八大发展趋势:
旅游社群化:为游客定制专属体验为目的的新型组织形式,改变传统旅游的出行和消费方式。
业态国际化:浸入式戏剧、户外探索营地、分时度假等在国际上颇受欢迎的文旅业态,在中国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IP本土化:国际优质IP的引入不应是拿来主义的生搬硬套,而是挖掘IP内容并根据客源市场与基地条件进行落地性调整,以最易被中国消费者接受的方式呈现。
“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延长旅游产业链等多重功能,文化旅游开发已从单一功能的主题公园、度假地产转向“旅游+”复合化发展。
文化自信建设:通过主题景区、旅游演艺、度假旅居等创新方式将文化故事化、科技化、体验化,使得传统文化被更广泛理解、传承,成为文化自信新时代的发展动能。
数字技术应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给景区的运营管理、游客的出行方式以及游乐体验等多个维度带来变革。
跨界资源整合:传统房企、影视传媒等多方协作,促进产业链资源整合和多元化发展。
商业模式创新:去地产化背景下,通过金融化运作等方式降低前期投入成本与风险,围绕主题项目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强化竞争优势,达成可持续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文化旅游市场正在步入品质化、专业化、智能化、IP化的快速发展中,市场的颠覆与创新对项目长期运营提供了更多的挑战。
作者:闫晓虹 通讯员: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 中秋、国庆假期潮汐式交通流特点明显 2018/9/20 9:00:04
- 民宿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 2018/9/14 8:53:03
- 过半中国游客注重旅途穿搭 近全球平均水平一倍 2018/9/13 10:59:56
- 外交部发布提醒:在墨西哥公民注意加强安全防范 2018/9/6 9:06:20
- 十一出境长线游进入预订高峰 价格普涨3至4成 2018/8/30 8: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