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巴黎12月16日专电 见到李晓彤的时候,她正在
法国文华旅行社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办公室里不停地忙碌着,身边的电话机、传真机不时响起。“事实上,旅游业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产业,2008年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刚从上海参加旅游交易会回来的文华旅行社副总经理李晓彤对记者说。“不过,在我看来,我们更应该满怀希望期待来年。”
李晓彤说,今年,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受到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法两国间的旅游交流出现了滑坡。上海旅游交易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赴法中国游客数量同比下降20%到30%,而到中国旅游的法国游客数量也有相同幅度的下降。不过,李晓彤认为,危机中蕴藏着机会。
她说,尽管2008年赴法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有所下降,但是她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游客旅游意识的改变。“原来,游客总是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游览一些地方,似乎回国后可以炫耀一下。但今年我发现游客们已经开始不再贪多,而是开始求深,希望对欧洲的文化、历史以及生活品位等进行一番探究。”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李晓彤认为,与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密切相关。她说,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等许多途径与外界进行交流、接触,中国人的视野已经变得越来越开阔,再加上日渐“鼓起来的腰包”,中国游客可以对自己去哪玩、玩什么、怎么玩有更多的选择。
她说,经过几年的“走出去”,中国游客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现在人们都开始注意这些问题了。现在中国游客对于西方文化、礼仪、习惯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比如,中国游客对给欧洲导游小费的问题越来越理解,很多游客会在获得令人满意的讲解、服务后,主动支付小费,这些细微之处的变化让中国游客的整体形象有了很大提高,此外,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也令人惊叹。“尤其是在巴黎,中国游客是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很多世界知名品牌都特别招募中文导购,以更好地为中国游客服务,”现在,欧洲国家对于中国游客都是非常欢迎的。
展望2009年旅游业的前景,李晓彤显得充满信心。她说:“虽然很多人都觉得,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明年旅游业的日子不会好过,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我反而觉得,我们可以满怀希望地期待来年。”
李晓彤解释说,首先,中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对旅游界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其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很多欧洲人都愿意到中国去看一看,并希望寻找商机,所以,只要旅游业内人士找准重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李晓彤说,在这种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中国旅游业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品牌”和“创新”。旅游企业都应该树立品牌意识,以优质的服务树立响亮的品牌,而响亮的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这样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而“创新”则是说,每个旅游企业都应该办出自己的特色,并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宗旨。
李晓彤还就中法旅游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建议。首先,中国游客在赴法旅游时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必要的安全观。她希望游客在出国旅游前能够选好旅行社,买好保险,在国外购物时,选己所需,选己所适,不要盲目攀比。其次,在接待法国游客方面,她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将服务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一些。例如,中国许多旅游景点都没有法语讲解或导游,这会让一些游客感觉“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