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旅游局“华游”项目河南试点工程启动和河南旅游扶贫地图的上线,引起社会多方关注。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及凤凰网、搜狐、新浪、腾讯、今日头条等新媒体纷纷发文关注,对河南旅游智慧化升级建设和旅游扶贫的创新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光明网报道指出,“全国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务系统”在河南试点落地和旅游扶贫地图的上线,无疑将河南省的智慧旅游推到了新的高度。”经济日报指出,“旅游扶贫地图通过乡村公益游形式,既鼓励用户更多地参与扶贫公益,又帮助贫困地区通过旅游致富,是一种创新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大河报在文章中说,“对游客来说,旅游扶贫地图给了游客“一边旅游、一边做公益”的独特旅游体验。”
“华游”是《“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的重点工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对旅游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和开发,为管理部门提供全域全息全时的管理服务,为游客提供全域全息全时的信息服务。“河南的旅游信息化基础扎实,社会综合信息资源整合程度高,在河南启动“全国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务系统”和“旅游扶贫地图”有基础。项目的实施,势必会成为带动旅游产业和旅游扶贫走向一个又一个发展实效的新模式。”国家旅游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河南省旅游局不断厚植信息化基础,联合交通、气象、文化、公安等政府部门,牵手高德、腾讯、携程、同程、驴妈妈等大型互联网旅游企业,构建多元、立体的全域全息全时智慧旅游体系,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河南旅游“说走就走”渐行渐近。在已发布的《河南省旅游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正在落实的《河南省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都把智慧旅游的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河南旅游业内也涌现出一批智慧旅游发展典型。龙门石窟积极探索景区智能化建设模式,成为国内“互联网+”智慧旅游的开创者和先行者,相继荣获全国首批“互联网+旅游”示范单位、全国首家移动端支付旗舰景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奖、第十四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共政策和管理创新奖等荣誉与称号,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互联网+旅游”示范单位。由云台山景区编制的《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成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旅游景区中推广使用。河南智慧旅游显著的市场效应,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为全国更多景区、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融入“互联网+”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提供了极好的对标样本。
目前,河南省旅游局还下发了《2018河南省5A级景区智慧化提升考核办法》,要求景区逐项对标,按时间节点完成智慧化改造工作,河南智慧旅游建设从此有章可循,河南智慧旅游全面提速。
- 河南民宿大有可为 省内外民宿专家到信阳“寻找春天” 2019/3/6 13:03:16
- 副厅长周耀霞出席“老家河南·玩美鲁山”春季游活动启动仪式 2019/3/5 17:44:08
- 戴柏华:确保实现全省智慧旅游发展目标 2019/3/1 13:10:23
-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揭牌成立 2019/3/1 13:07:17
- “寻找同根同源的感动” 中原文旅宝岛行完美收官 2019/2/21 8: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