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旅游工作会系列报道“学典型”之修武
http://www.hnta.cn 2017/2/14 10:42:19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
修武: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空间
关键词:体制机制改革
近年来,修武主动顺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围绕打造“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中原养生地核心区”品牌,将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根本举措,初步形成了“项目建设为全域旅游做支撑、服务业为全域旅游做配套、城市绿化为全域旅游做产品、舆论宣传为全域旅游做保障、改革创新为全域旅游添活力”的大旅游发展格局。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886.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39.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9%、13.05%。
全省旅游工作会系列报道“学典型”之修武
中共修武县委修武县人民政府
修武是千年古县、旅游名县,在历史文化、交通区位、生态宜居和旅游集聚等方面优势明显,境内的云台山景区作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集10个国家级品牌于一身,游客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位居全国山水旅游市场前列。近年来,我们主动顺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围绕打造“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中原养生地核心区”品牌,将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根本举措,初步形成了“项目建设为全域旅游做支撑、服务业为全域旅游做配套、城市绿化为全域旅游做产品、舆论宣传为全域旅游做保障、改革创新为全域旅游添活力”的大旅游发展格局。2016年,修武县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目录,全县共接待游客886.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39.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9%、13.05%,旅游业已成为修武最有爆发力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在旅游机制体制改革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旅游发展协调机制,凝聚大旅游发展强大合力
旅游产业横跨多种行业,连接多个环节。传统的、单一的旅游职能部门很难在工作中做到提纲抓总。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修武县在全省率先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党政主导,整合力量,将旅游局由原来单一的行业主管部门转变为承担修武旅游产业规划、综合监管、政策协调和旅游经济运行监测的综合协调部门。旅发委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由景区、公安局、交通局、财政局、住建局以及服务景区的相关乡镇参加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市场管理中的融资、用地、项目推进等各类问题,切实提高了旅游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为确保各类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合理化布局,县委、县政府始终以“是否助推旅游产业发展?”作为行政管理和自然资源整合分配的基本原则。在云台山发展初期,将景区规划区域内的土地、水利、林业等资源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整合开发利用,为云台山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们又立足高纬度思考,多层次、多维度深挖旅游文化资源,找准了修武融佛家的殊胜、道家的玄妙和不可思议的自然造化于一身的旅游之“魂”,提出了“中原养生地、玄妙云台山”的宣传语,着力打造“一站式、全体验,年游客量超过2000万人次”的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修武旅游的最大卖点和核心竞争力。我县还聘请中国旅游规划排名第一的巅峰智业编制《修武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整个县域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谋划和推动,用旅游总规衔接多部门建设规划,多规合一、旅游引领,使全县旅游产业链条得以贯通、各旅游服务职能的整合得以实现。
二、创新旅游综合监管体制,打造不让一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环境
良好的旅游城市形象,和谐的旅游市场秩序,是发展大旅游、汇聚旺人气的前提。我们主动顺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在全省率先启动建立了“旅游警察大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法庭”三位一体的旅游综合执法体系,用创新的思维来激活软环境的正能量,用超前的手段解决旅游监管的难题。
在旅游警察队伍的建设中,面对警力紧张、调配不足的现实问题,我县面对全社会,在警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人员中公开选拨50名队员,又调配15名正式民警组成旅游警察大队,交由公安和旅游部门双重管理,县财政在警员装备、车辆配置、后勤保障上予以全力支持。旅游警察队伍专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治安环境,已成为展示我县旅游形象的标兵队伍,在服务游客、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旅游法庭专业受理涉旅诉讼,实行起诉、立案、调解、执行一站式工作快速处理机制,为当事人节约时间,依法维护各方权益提供司法保障,有效解决了游客获取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旅游工商分局重点治理旅游市场顽疾和突出问题、完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强化旅游市场信用监管,建立旅游维权快速反应机制。
旅游综合执法体系运行以来,共抓获带领游客逃票人员15人,挽回景区门票经济损失10余万元,打击违规上路揽客团伙2个,行政拘留涉案人员7人,调解旅游纠纷67件,接受群众求助咨询千余次,为游客营造了安全、舒心的旅游环境。全县游客满意率达到100%,云台山景区荣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成为本届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旅游景区。
三、创新旅游项目推进机制,抢占高成长性服务业制高点
我们坚持把项目作为支撑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着力培育壮大旅游产业集群。一是高维谋划项目。聘请国际顶尖产业规划设计公司德国罗兰贝格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了投资100亿元的霾外桃源中医药医养综合体、投资26亿元的修武·云台旅游商贸港、投资20亿元的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等16个总投资336.4亿元的文旅养项目,打造以大项目为引领,旅游产品差异发展、共同进化、共生共赢的“全空间”“全时间”“全产业”文化旅游项目集聚区。二是精准引进项目。成立县级干部牵头的大旅游产业攻坚小组,认真研究全国范围县域发展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针对龙头企业、行业先锋和初创企业建立数据库,聘请产业专家分享资源,先后探索出龙头带动、平台支持、云台山+等14条产业发展隐蔽规律,对于特别重大项目我们还邀请省市主要领导帮助招商。成功引进了重庆同元集团投资35亿元的云台古镇、台湾台一集团投资26亿元的同根源生态度假区、北京好利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云台心岸小镇等重大项目。特别是引进了世界500强海航集团、博奥生物科技等5家由院士牵头的行业领军企业,在全省县域率先打造“院士经济”品牌。三是匠心服务项目。为保证每个旅游项目都能顺利推进,由县级干部分包22个重大旅游项目,建立分类推进、调度协调、联合督导等机制,在全国率先启动“两不见面”的服务机制,所有来修武投资的企业,全部由县级干部牵头,不让企业家跟职能部门见面,不让企业家跟基层的群众见面,动真碰硬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真正让企业家在修武感受到尊贵,真正让修武成为他们创业兴业的宝地。
四、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宣传体系
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只有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才能形成声势、掌握主动,占领游客心智的制高点。我们采取“互联网+”、特色旅游文化活动、户外广告、央视媒体、市场对接五位一体宣传营销模式,立体式打造“中原养生地、玄妙云台山”旅游品牌。一是“大活动”提升区域影响力。组织2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EMBA联盟百余名企业家、欧美同学会高研班21名精英和“千人计划”学者莅临修武考察指导,探讨合作空间,撬动旅游产业发展。开展第十一届豫商大会云台山旅游论坛、“云台山+”文旅养项目推介会等10余次大型宣传推介活动,200余名产业大咖、行业精英齐聚修武,助推旅游发展。先后举办了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中国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等20余场大型节赛活动,80余家媒体跟踪报道,活动营销效果显著。二是“多媒体”助力品牌形象推广。多年来,投入大额资金始终保持在央视、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上的宣传推广力度。高度重视重点客源城市的户外推广,在北京西客站、北京地铁内推出云台山主题宣传片,年覆盖近2亿人次;在首都机场3个航站楼9个屏幕同步滚动播放广告宣传片;继郑州火车站、新郑机场之后,在郑州地铁2号线沿线投放38块灯箱广告,持续增加品牌曝光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论坛贴吧等,构建多样化、全覆盖的新媒体营销网络。在云台山举办的2016世界扁带大师挑战吉尼斯记录活动中,央视新闻网络直播互动人群达到400万人次,引起社会各界空前关注;在网络营销中,与携程、同程等知名旅游电商合作,策划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营销活动,电子票销售同比增长39%。三是“新平台”扩展客源市场。与阳明心学发源地贵州修文县签订战略友好协议,采取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客源互送、联合营销等政策,放大品牌效应。加大境外市场拓展,在美国《世界日报》投放多期专题广告,南方航空英文杂志《你好》面向全球1325万人次乘客专题推介千年古县修武,被世界著名品牌大会纽约峰会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市各级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得益于各兄弟单位的真诚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修武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2017年,面对全省旅游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出修武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体制机制改革
近年来,修武主动顺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围绕打造“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中原养生地核心区”品牌,将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根本举措,初步形成了“项目建设为全域旅游做支撑、服务业为全域旅游做配套、城市绿化为全域旅游做产品、舆论宣传为全域旅游做保障、改革创新为全域旅游添活力”的大旅游发展格局。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886.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39.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9%、13.05%。
全省旅游工作会系列报道“学典型”之修武
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发言
中共修武县委修武县人民政府
修武是千年古县、旅游名县,在历史文化、交通区位、生态宜居和旅游集聚等方面优势明显,境内的云台山景区作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集10个国家级品牌于一身,游客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位居全国山水旅游市场前列。近年来,我们主动顺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围绕打造“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中原养生地核心区”品牌,将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根本举措,初步形成了“项目建设为全域旅游做支撑、服务业为全域旅游做配套、城市绿化为全域旅游做产品、舆论宣传为全域旅游做保障、改革创新为全域旅游添活力”的大旅游发展格局。2016年,修武县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目录,全县共接待游客886.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39.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9%、13.05%,旅游业已成为修武最有爆发力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在旅游机制体制改革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旅游发展协调机制,凝聚大旅游发展强大合力
旅游产业横跨多种行业,连接多个环节。传统的、单一的旅游职能部门很难在工作中做到提纲抓总。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修武县在全省率先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党政主导,整合力量,将旅游局由原来单一的行业主管部门转变为承担修武旅游产业规划、综合监管、政策协调和旅游经济运行监测的综合协调部门。旅发委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由景区、公安局、交通局、财政局、住建局以及服务景区的相关乡镇参加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市场管理中的融资、用地、项目推进等各类问题,切实提高了旅游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为确保各类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合理化布局,县委、县政府始终以“是否助推旅游产业发展?”作为行政管理和自然资源整合分配的基本原则。在云台山发展初期,将景区规划区域内的土地、水利、林业等资源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整合开发利用,为云台山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们又立足高纬度思考,多层次、多维度深挖旅游文化资源,找准了修武融佛家的殊胜、道家的玄妙和不可思议的自然造化于一身的旅游之“魂”,提出了“中原养生地、玄妙云台山”的宣传语,着力打造“一站式、全体验,年游客量超过2000万人次”的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修武旅游的最大卖点和核心竞争力。我县还聘请中国旅游规划排名第一的巅峰智业编制《修武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整个县域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谋划和推动,用旅游总规衔接多部门建设规划,多规合一、旅游引领,使全县旅游产业链条得以贯通、各旅游服务职能的整合得以实现。
二、创新旅游综合监管体制,打造不让一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环境
良好的旅游城市形象,和谐的旅游市场秩序,是发展大旅游、汇聚旺人气的前提。我们主动顺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在全省率先启动建立了“旅游警察大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法庭”三位一体的旅游综合执法体系,用创新的思维来激活软环境的正能量,用超前的手段解决旅游监管的难题。
在旅游警察队伍的建设中,面对警力紧张、调配不足的现实问题,我县面对全社会,在警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人员中公开选拨50名队员,又调配15名正式民警组成旅游警察大队,交由公安和旅游部门双重管理,县财政在警员装备、车辆配置、后勤保障上予以全力支持。旅游警察队伍专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治安环境,已成为展示我县旅游形象的标兵队伍,在服务游客、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旅游法庭专业受理涉旅诉讼,实行起诉、立案、调解、执行一站式工作快速处理机制,为当事人节约时间,依法维护各方权益提供司法保障,有效解决了游客获取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旅游工商分局重点治理旅游市场顽疾和突出问题、完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强化旅游市场信用监管,建立旅游维权快速反应机制。
旅游综合执法体系运行以来,共抓获带领游客逃票人员15人,挽回景区门票经济损失10余万元,打击违规上路揽客团伙2个,行政拘留涉案人员7人,调解旅游纠纷67件,接受群众求助咨询千余次,为游客营造了安全、舒心的旅游环境。全县游客满意率达到100%,云台山景区荣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成为本届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旅游景区。
三、创新旅游项目推进机制,抢占高成长性服务业制高点
我们坚持把项目作为支撑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着力培育壮大旅游产业集群。一是高维谋划项目。聘请国际顶尖产业规划设计公司德国罗兰贝格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了投资100亿元的霾外桃源中医药医养综合体、投资26亿元的修武·云台旅游商贸港、投资20亿元的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等16个总投资336.4亿元的文旅养项目,打造以大项目为引领,旅游产品差异发展、共同进化、共生共赢的“全空间”“全时间”“全产业”文化旅游项目集聚区。二是精准引进项目。成立县级干部牵头的大旅游产业攻坚小组,认真研究全国范围县域发展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针对龙头企业、行业先锋和初创企业建立数据库,聘请产业专家分享资源,先后探索出龙头带动、平台支持、云台山+等14条产业发展隐蔽规律,对于特别重大项目我们还邀请省市主要领导帮助招商。成功引进了重庆同元集团投资35亿元的云台古镇、台湾台一集团投资26亿元的同根源生态度假区、北京好利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云台心岸小镇等重大项目。特别是引进了世界500强海航集团、博奥生物科技等5家由院士牵头的行业领军企业,在全省县域率先打造“院士经济”品牌。三是匠心服务项目。为保证每个旅游项目都能顺利推进,由县级干部分包22个重大旅游项目,建立分类推进、调度协调、联合督导等机制,在全国率先启动“两不见面”的服务机制,所有来修武投资的企业,全部由县级干部牵头,不让企业家跟职能部门见面,不让企业家跟基层的群众见面,动真碰硬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真正让企业家在修武感受到尊贵,真正让修武成为他们创业兴业的宝地。
四、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宣传体系
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只有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才能形成声势、掌握主动,占领游客心智的制高点。我们采取“互联网+”、特色旅游文化活动、户外广告、央视媒体、市场对接五位一体宣传营销模式,立体式打造“中原养生地、玄妙云台山”旅游品牌。一是“大活动”提升区域影响力。组织2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EMBA联盟百余名企业家、欧美同学会高研班21名精英和“千人计划”学者莅临修武考察指导,探讨合作空间,撬动旅游产业发展。开展第十一届豫商大会云台山旅游论坛、“云台山+”文旅养项目推介会等10余次大型宣传推介活动,200余名产业大咖、行业精英齐聚修武,助推旅游发展。先后举办了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中国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等20余场大型节赛活动,80余家媒体跟踪报道,活动营销效果显著。二是“多媒体”助力品牌形象推广。多年来,投入大额资金始终保持在央视、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上的宣传推广力度。高度重视重点客源城市的户外推广,在北京西客站、北京地铁内推出云台山主题宣传片,年覆盖近2亿人次;在首都机场3个航站楼9个屏幕同步滚动播放广告宣传片;继郑州火车站、新郑机场之后,在郑州地铁2号线沿线投放38块灯箱广告,持续增加品牌曝光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论坛贴吧等,构建多样化、全覆盖的新媒体营销网络。在云台山举办的2016世界扁带大师挑战吉尼斯记录活动中,央视新闻网络直播互动人群达到400万人次,引起社会各界空前关注;在网络营销中,与携程、同程等知名旅游电商合作,策划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营销活动,电子票销售同比增长39%。三是“新平台”扩展客源市场。与阳明心学发源地贵州修文县签订战略友好协议,采取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客源互送、联合营销等政策,放大品牌效应。加大境外市场拓展,在美国《世界日报》投放多期专题广告,南方航空英文杂志《你好》面向全球1325万人次乘客专题推介千年古县修武,被世界著名品牌大会纽约峰会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市各级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得益于各兄弟单位的真诚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修武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2017年,面对全省旅游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出修武应有的贡献!
作者:本站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 修武农家宾馆戴“星”上岗 2009/8/13 8:30:19
- 修武:旅游强则经济强 2008/11/3 8:16:24
- 修武一景区遭遇黑色黄金周 2008/10/13 8:39:53
- 修武:2.5万群众靠山水致富 2008/9/8 9:28:48
- 修武:旅游景区笑迎奥运宾朋 2008/8/21 7: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