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省内新闻 >> 正文
具茨山岩刻:老祖先的文化符号
http://www.hnta.cn 2008-12-1 9:17:08 来源:郑州晚报 点击:

具茨山上神秘的岩刻符号(资料图片)

     新郑市具茨山(始祖山)发现神秘岩刻符号,国内权威专家近日对这些符号进行现场考察,初步认为,这些散落于具茨山上的历史“碎片”为探究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具茨山属嵩山支脉,地跨河南省新郑、新密、禹州三市,东西长约40公里。近年来,在具茨山上陆续发现了400多处奇异的岩刻符号。这些岩刻符号是谁刻上去的?是什么年代刻的?它代表和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长期以来,一直无人能解。
    近日,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约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室主任宋豫秦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有着“中国环境考古奠基人”之称的周昆叔研究员以及河南博物院、省地理研究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共同组成野外考察队,深入大山经过24天的地质环境考察。
    其间,专家们发现了两处全新世中期褐红色古土壤叠压岩刻符号的地质剖面。由于这层褐红色古土壤是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全新世中期温暖湿润环境中生成的,结合中原地区其他多处环境考古地层叠压关系分析,被这层褐红色古土壤所压岩刻符号的年代也应当不晚于4000年之前。
    专家认为,在具茨山发现的圆形、方形、条形以及网状等岩刻符号及其排列组合形式,明确表达了某种知识和逻辑的内涵,与以往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以写实为主的岩画、岩刻相比,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和鲜明的文化特色。两处地层叠压关系和岩刻符号皆暴露清晰,保存良好,具有史前时期人类文化遗存的诸多特点,分析土与石的依存关系,专家推断具茨山上的岩刻符号距今3000~8000年。
    专家表示,在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具茨山岩刻符号传递了早期人类的文化信息,对华夏文明探源、黄帝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王军方 通讯员:王建军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