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导服中心实训采风,零距离12亿年的沧海桑田
——河南省导游服务管理中心洛阳龙潭大峡谷实训采风
10月23日,风和日丽,河南省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率我省部分优秀导游,来到著名的世界地质公园——-洛阳黛眉山龙潭大峡谷进行实训采风。
采风队伍在龙潭大峡谷地质博物馆详细地听取了关于龙潭大峡谷的情况讲解,对龙潭大峡谷的景区景点进行了参观,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进行了考察,并与景区讲解员进行了热烈的交谈。实训采风的导游与景区讲解员对景区景点的地质资源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导游的带团技巧和讲解方式作了现场交流和切磋。
龙潭大峡谷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井乡西部,秦岭与太行山的过渡地带,黄河小浪底水库上游南岸,东距洛阳市70公里,郑州180公里,属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集幽、峻、险、奇于一身,具有山水宜人,潭瀑错落迷人,陡壁怪石惊人,原生环境醉人的特点,被专家誉为峡谷中的极品、“古海洋天然博物馆”和“黄河山水画廊”。
为加强我省社会导游人员对我省优秀旅游资源的认识、实地了解地质旅游景区的特点、加强导游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我省社会导游的实际带团能力,河南省导游服务管理中心于2008年10月23率我省部分优秀导游,来到著名的世界地质公园——-洛阳黛眉山龙潭大峡谷进行实训采风。
(巍巍耸立的天碑标志)
在实训途中,巍巍耸立、云蒸霞蔚、若隐若现的青山,飞流直下的瀑布,潺潺流过的小溪,旷世奇观的山崩地裂,鬼斧天工的岁月造化引得大家心情舒畅、啧啧称奇。正可谓:“八里迷谷,桩桩迷景逗客伫;千尺险峡,步步险象着人惊;关峡相望,岚为轻云绕;潭瀑联珠,水呈青龙飞。”
(五龙潭和五龙瀑)
五龙潭因周围有五条山脉环绕犹如五条巨龙环抱着一泓清水而得名。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时,有黑、白、青、黄、赤五条龙因造设山河有功,被玉皇大帝封到黄河岸边荆紫山下一处极其幽静的山林里休养。天长日久,它们化作五条山脉,围清潭而卧,于是这里便有了“五龙潭”之说。对面赤壁丹崖上的瀑布叫五龙瀑。龙潭峡谷的河水从五龙潭后的绝壁悬沟口处跌落而下,轰然作响,犹如虎啸龙吟,声震山谷,形成一条壮观的瀑布,大家称之为“五龙瀑”。
(奇幻宇宙石)
这是12亿年前形成的紫红色石英砂岩,它沉积于距今12亿年前后的海滨地带,经过漫长历史的冲刷,而今却为大家描述着大地的沧桑巨变。
(佛光罗汉崖)
走过黄龙峪,突然高峡耸立,雄关挡路。放眼峡谷上空,岚烟四横,犹若淡云薄雾在轻舒曼卷。据张导介绍,这就是景区内最具代表性的红岩嶂谷群地貌。由于地壳运动和长时间的水流冲刷切割作用,形成了峡谷内绝妙的奇景。潭前有关峡,潭后有飞瀑,关峡相望,潭瀑联珠,瀑布连叠,飞练悬空,沟深谷狭,令人望而却步,真可谓“桩桩迷景逗客伫,步步险象着人惊”。
(石上天书)
这“一人一石”是天然形成的“天书之字”。据说,“石”也读谐音“dan ”,在古代皇帝发给臣子的俸禄,就是以“石”作重量单位,“一人一石”恐怕是上天要求我们平均分配财产的警示。这块石头被当地人视作“神物”,他们说只要以虔诚的心轻轻摸一下这块石头,来年就一定能走好运。另外,讲解员说这也可以理解为“一人一万”,呵呵,看来这还是一本降财之书。
(石上春秋)
在途中,我们遇到了一棵破石而出、枝繁叶茂的檀树,实乃罕见的树辟石开景观。试想,此树以一籽之力,生根发芽,负势竞上,豁然破石,何者?固赖造物之功,亦是自强之力。但愿我们能如同此树,扎根破石,欣欣向荣。
(五代波纹石)
这块就是龙潭大峡谷著名的“五代同堂波纹石”,它因岩石表面有五层不同形状、不同年代的波纹组成而得名。
(绝世天碑)
这块就是人称“天下第一刀、人间第一碑”的刀碑石。它高达百余米,昂首挺立,直指苍穹,大有凌空遏云之势,所以又被人称为天碑。最奇特的是它一景多变、步移景换,从不同角度仰望,展现不同的姿态,俯视如刀背,仰视如苍鹰,正视如书,侧视如碑,令人遐想。在这里,张导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传说,小白龙触犯天条,玉帝派二郎神斩杀小白龙,女娲皇在安置了小白龙神位之后,又把二郎神丢弃的大刀竖立起来,刀背对着无头冤神洞,于是二郎神斩杀小白龙的大刀,成了纪念小白龙的无字碑,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擎天刀碑石”。
(一线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