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省内新闻 >> 正文
如何掀起焦作旅游经济第二次浪潮
http://www.hnta.cn 2008-8-7 9:07:5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焦作现象”作为焦作旅游业异军突起的象征,被业内人士广泛传颂。焦作这座“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煤城,被公认为河南省乃至全国旅游界的一匹黑马,迅速跻身于全国热点旅游城市行列。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焦作市共接待游客人数673.88万人,门票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17.06%,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的重要支柱行业。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焦作市旅游也存在淡旺季特别明显,各大景点冷热不均;外籍游客少,境外市场开拓进展速度不快;旅客中高端客人比例不高,人均旅游消费偏低;旅游企业效益不稳定,旅游人才流失严重;旅游观光产品偏多,休闲度假产品较少等问题和不足。
    在焦作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掀起焦作旅游发展的第二次浪潮?
    “开发文化旅游是增强我市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焦作市旅游局副局长杜拥军说,随着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旅游竞争逐渐演化成旅游城市间的竞争以及旅游区域与区域的竞争,其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综合竞争力中的旅游吸引物、旅游文化、旅游环境、旅游服务、知名度等因素上。其中,旅游文化作为旅游业的灵魂,在旅游活动的启动、旅游过程中的认知和消费及旅游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和传播中起关键作用。
    前不久全省旅游资源普查结果显示:焦作市有两条旅游资源密集地带。一条是沿北部130公里太行山分布的自然山水景观,另一条是沿南部101公里黄河一线分布的人文历史景观。沿太行山分布的自然山水中已经开发出来的景区有云台山、青龙峡、峰林峡、静影寺、青天河、神农山等。沿黄河开发出来的人文历史景观有韩园、太极拳、嘉应观等。其中,云台山是公认的一枝独秀,去年接待的游客已达到280万人次,是全国自然山水景区中人气最旺的景区。但此份普查情况的分析显示,70%左右的游客在游过云台山后并没有选择去焦作市其他景区旅游,而云台山同省内的郑州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及省外的皇城相府、西安的兵马俑配线倒是十分常见。这样,云台山对焦作市旅游经济拉动的作用就大打折扣。
    如何在宣传焦作山水,巩固发展山水文化的同时,着力挖掘人文历史文化中的太极拳、焦作历史名人、“四大怀药”、考古文化、陶瓷文化、孝文化、典故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增强焦作旅游的规模效益,吸引更多的高端游客来焦旅游,从而增加焦作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杜拥军认为,要使东部的云台山和西部的青天河、神农山景区形成互动,就要充分发挥焦作市区作为接待中心的结点作用,使南部人文历史景观同北部自然山水景观客源互送,形成南北共融局面,让外地游客在欣赏焦作美丽山水的同时,还能感受悠久灿烂的山阳文化。同时,努力打造山阳城、影视城、府城遗址,森林公园、许衡公园、药王店、圆融寺等精品景区,开展市区一日游。
    据统计,焦作市拥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3968个,总量位居郑州、洛阳之后,排在我省前三名。其中,历史人文资源占60%,其资源密度为全省第一。全市拥有国保单位14处,省保58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处。截至目前,该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武陟县的董永传说,温县的赵氏孤儿传说、司马懿得胜鼓、陈氏太极拳,修武县的竹林七贤传说、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武陟县的二股弦,孟州市的黄河澄泥砚、河阳花鼓戏,沁阳市的唢呐、郑王词曲、怀梆,博爱县的苏家作龙凤灯、月山八极拳等20个项目,其代表性传承人有33名。另外,在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五个故事就发生在焦作。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永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