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省内新闻 >> 正文
河南旅行社期待走出低收入“围城”
http://www.hnta.cn 2008-8-5 14:42:00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旅行社量多收入低

     近年来,伴随着河南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旅游业龙头的旅行社业规模也在随之扩大。据统计,到去年年底,河南省拥有旅行社991家,与2000年相比翻了一番。目前,仅郑州市就有200余家旅行社,走在街头,随处可以看到旅行社招揽游客的招牌。

    为什么旅行社数量发展的这么多?“行业门槛太低,十几万元保证金就可以办个旅行社,随便雇几个人,再做个门面就可以营业开张销售线路了。”一家大型国际旅行社经理对小旅行社的不断出现表示很无奈。

    旅行社数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河南旅游市场正逐渐走向成熟。但是,靠低价位来吸引游客的做法,却让整个行业陷入到了低价竞争的怪圈。同时也影响到了全省旅游行业的经营收入。《2007年度全国旅行社业务年检情况通报》显示,河南省旅行社数量全国第六,可收入却未进前十,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旅行社收入的高低,与一个城市的知名度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关系。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河南与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相比,在出入境方面处于劣势。“初次来中国的入境游客,多数会选择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河南省中旅负责人认为,这些城市在世界上知名度高,自然成为入境游的首选目的地,而河南却没有如此优势可言,更不用说从中分得一杯羹了。
   
    “浙江农民都出国旅游了,当地旅游业能不发达吗?”一家国际旅行社经理分析,河南是农业大省,其经济发展水平远比不上沿海省份,民众在旅游方面的消费投入很低。因此,高端客源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旅行社业经营收入的下降,对于企业获得高利润更是无从谈起。

    行业顽疾待破除

    提起河南旅行社业现状,业内专家都会提到“散小弱差”这四个字。的确,“散小弱差”的尴尬现状如今已经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旅游线路缺乏创新、宣传缺位、企业品牌缺失等因素,都成为阻碍河南旅行社业发展的顽疾。

    河南省旅游局行业管理处处长张毅兵说,目前,河南旅行社发展缺乏创新,在开发适合游客的线路产品方面鲜有作为,很多旅行社推出的大都是一些比较常规的线路,毫无竞争优势。此外,不同旅行社之间的常规线路,相互之间比的是低价,而不是产品质量,从而导致无序恶性竞争。

    采访中,不少旅行社负责人对于线路创新则表示有些无奈:旅行社的产品由于缺乏诸如商标权、专利权这样的限制,又无太多技术保障可供保留和垄断,使得一些旅行社刚开发出某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众多中小旅行社便竞相模仿或参与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实力的旅行社向深度开发产品的积极性。同时,旅行社必须靠一些基础的常规线路来维持基本运营,离开了常规线路搞些个性化的旅游线路,会增加经营风险。

    “创新元素的缺失,直接导致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下降,更谈不上对品牌的打造。”河南省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林梅英认为,当前,河南旅行社市场缺乏品牌号召力,大社、小社的产品、价格、服务几乎相差无几,吃、住、行、游、购、娱几乎相同,游客享受不到与众不同的服务,从而损害了大众对旅行社的品牌信赖。

    林梅英说,河南旅行社行业要走出低收入“围城”,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就必须破除当前行业发展所遇到的“顽疾”,改变落后的经营和宣传现状,提高旅游产品中的服务内涵,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加市场竞争力,形成规模效益。

    规范市场是关键

    激烈的市场竞争已让不少旅行社吃到了苦头,而无序低价竞争更是让不少旅行社关门大吉。因此,规范旅行社市场迫在眉睫。作为旅游市场主管部门,河南省旅游局面对如此现状,审时度势,下大力气整治旅行社行业经营秩序,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促进全省旅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张毅兵表示,从今年6月份开始,河南省旅游局对全省旅行社进行星级评定,并将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

    首先,规范旅行社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行业自律。目前,河南的旅游景区从总体上来说,管理水平,包括文化内涵、规模、观赏价值都不比外省差,河南是客源大市场,外省都想来河南组团,甚至一些景区(点)的非正规的代表处、联络处等在河南旅游市场,垄断机票、火车票市场乃至成立黑中介机构,或所谓的办事处,游客不能分辨其是否合法。另外,旅行社良莠不齐,却打出同样的广告、承诺同样的服务,老百姓缺乏判断力,导致上当受骗。星级评定后,老百姓选择旅行社就像选择旅游星级饭店一样,一目了然。

    其次,针对现在的旅行社从业人员真假难辨问题,河南省旅游局将对旅行社从业人员实行“诚信服务卡”佩证上岗制度,并公布到网上,旅游从业人员的真假便可在网上查证。“以前出了问题,旅行社往往会不承认从业人员是自己单位的,发放诚信服务卡后,一旦出了问题,可以追根究底,相关旅行社就要负责任。”张毅兵说。

    集团化发展是出路

    长期以来,许多“旅游外行”仅仅凭借一腔热情和自认为充足的资金,纷纷“杀入”旅行社行业,希望能够“淘金”,但很多小型旅行社常常经营不到一年,就关张了。

    旅游专家认为,在这种残酷的竞争态势下,旅行社应当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强强联合,从根本上改变河南省旅行社行业“散小弱差”的现状,提高竞争力,形成规模效益,摆脱低收入现状。

    “旅行社行业的集团化发展,既有利于旅行社发挥其在采购、预订、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也可以引导和稳定市场,克服旅行社市场因过度分散和紊乱造成的问题。对于河南旅行社来说,整合现有资源,组建集团,才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抵御外资旅游企业的冲击,才能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林梅英认为。
作者:张明灿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