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2001年这一天,北京获得了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2006年这一天,中国安阳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而这一历史的瞬间,也在安阳变成了永恒的节日,成为安阳的“世界文化遗产日”。
为了喜迎奥运,庆祝安阳殷墟申遗成功两周年,推动安阳旅游的全面发展,安阳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6月至10月推出了“奥运聚北京,旅游到安阳”系列旅游活动。在7月12日至13日,安阳同时举行了“中外旅行商安阳采风,感悟水长城体验时代精神、太行大峡谷奇观游、中外媒体走进古都安阳、千名小学生书写甲骨文”等活动。
红旗渠畔受感触
走在山石铺砌的一米宽的渠道上,俯瞰山下星星点点的民居,仰视头顶上寸草不生的悬崖峭壁,再试试打钎“铁姑娘”手中的重锤、看看凌空除险的“空中飞人”,以前那些耳熟能详的“红旗渠故事”,如今已被还原在了眼前。7月12日,中外30余家媒体聚焦安阳红旗渠,同走红旗渠之路,同访红旗渠英雄,同忆红旗渠历程,同唱红旗渠之歌,同赞红旗渠精神。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鄂平玲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时代精神可能会褪色,可一旦走进红旗渠,就能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回归,体会到自强不息的红旗渠精神。
烛光闪闪映峡谷
未卜先知猪叫石,三九严寒桃花开,三伏酷暑水结冰……大峡谷的自然奇观令人叹为观止。7月12日19时,“太行大峡谷奇观游”启动仪式举行,安阳市人大副主任杨六生、市政府副市长王晓然等出席了启动仪式。随后,烛光祈福迎奥运活动在太行大峡谷内隆重举行。由1200支蜡烛组成的甲骨文“安”、“京”和“奥运五环”烛光祈福图案长7.13米,寓意了“7月13日”这一特殊的日子。图案预示着安阳、北京两座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古老城市因奥运紧紧相连,突出了本次太行大峡谷奇观游活动的主题“奥运聚北京,旅游到安阳”。此时此刻,围着篝火的各地游客们尽情地放声歌唱、摇摆腰姿,一幅欢乐祥和的景象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殷墟门前“秀”甲骨
昨日是安阳的世界文化遗产日,一大早,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前上演的大气磅礴的《大秀殷商》,更给各地的游客献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太震撼了,殷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陪孩子从青岛来殷墟参观的林辉,看完节目后备感惊喜的表示。而随后进行的“迎奥运庆申遗千名小学生同写甲骨文活动”,更让林辉等客人开了眼界。来自安阳市各小学的千名学生代表,在殷墟门前席地而坐,用他们稚嫩的小手,书写着中国古老的甲骨文字。“安阳既有地理优势,又有特殊的文化旅游资源,我相信通过安阳人民勤劳的双手一定会将她建设得更加美丽。”林辉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