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省内新闻 >> 正文
昨日郑州“高烧”38℃
http://www.hnta.cn 2008-6-24 7:23:53 来源:河南商报 点击:

 

     (大河报)太阳一得势,气温翻着跟头往上升,昨天,省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预警,未来两天内,太阳依旧不会从中原轻易撤离,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温。
  “一过夏至,太阳就是不一样。”昨天上午,看着郑州街头明晃晃的阳光,朱女士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感叹。
  昨天上午10时,省气象台今年首次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未来3天郑州市区及所辖县市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请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23日,郑州最高气温为36℃。”郑州市气象台地面监测站工作人员说。
  来自河南气象自动观测站网的信息显示,昨天我省中西部大部分县市最高温度都超过了35℃,其中全省最高温度出现在平顶山宝丰县,为38.1℃。
  今明两天,太阳依旧会不依不饶地俯视着大地,省气象台预计,今天我省东部、东南部多云到晴,其他地区晴间多云。最高温度:中部和西部35℃到37℃,东南部30℃到32℃,其他地区33℃到35℃,郑州市今天晴间多云,最高温度34℃到35℃。25日,全省晴间多云。26日,南部多云,局部地区有阵雨、雷阵雨,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气温居高不下,中医专家提醒,老人、小孩、孕妇以及体质弱、免疫力不足的人,在这段时间里要预防因中暑而引发的各种疾病。
  首先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做剧烈活动,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喝加盐的温开水。不要喝冰水,冰水不容易渗入细胞,还可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肌体散热困难,极易引起中暑。其次,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要经常熬夜,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昨有多热

  36℃ 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预警

  6月21日的夏至日是个“分水岭”,意味着盛夏到来。

  一过夏至日,天公“摇身一变”,一改之前的冷静情绪,变得热情似火。刚过去的周末,潮湿与高温同在,好在阵雨和大风赶走了潮湿和憋闷,留下干热天气顽强地统帅郑州。

  昨日上午9点钟,市民张小姐说,她感觉头顶的太阳比平常要热情得多。路两旁没有大树遮阴,没走几分钟,额头就渗出汗来。

  到10点钟,她的手机收到一条省气象台发布的短信——高温黄色预警:预计未来3天郑州市区及所辖县市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难怪天这么热!”张小姐自言自语,这是今年省气象台首次发布高温预警。

  下午2点钟,在外跑业务的她更真切地感受到高温威力,也被高温憋出了一肚子火。炙热的阳光烘烤大地,强光下的路面白花花的,光线刺得眼睛也难睁大。出租车的生意明显好了起来,等了近半个小时,她眼睁睁地看着驶近的出租车在半路被拦截。

  到昨日下午3点26分,郑州全天的最高气温上升到36℃。而在午后,空气湿度就持续低迷,在20%~30%之间波动。

  和往年比

  大热天今年迟到


  张小姐一边抱怨天太热,一边回想往年夏天的情况。她发现,今年的大热天好像迟到了,郑州比往年热得晚了些。原以为夏天就这样安稳度过了,没想到大热天还是耐不住性子冒了出来。张小姐的想法得到了证实。

  “去年5月27日,省气象台就发布了高温预警。”据省气象台气象专家郑世林介绍,和往年相比,今年郑州热得比较晚。“以往年份,一般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就会出现37℃或38℃的高温了。”他说。

  而今年夏天,断断续续的雨水时不时送来清凉,高温总是难以站稳脚跟。5月22日,35.2℃的高温曾经“昙花一现”。直到昨日,天空放晴,空气湿度降低,高温才有了“出头之日”,得以迅猛爬升。

  啥时降温

  这三天高温一统中原

  请神容易送神难,大热天一亮相,就不会那么轻易让位。在今后三天里,全省多云和晴天轮流坐庄, 最高温度在35℃到37℃间徘徊。到了26日,阵雨、雷阵雨才会光临少数地区。

  郑州市今天还是艳阳天,太阳偶尔会到云层里躲会儿,最高温度仍保持在35℃,树荫下还能感到2到3级偏南风。25日、26日两天,35℃的高温仍一统中原。

  中暑咋办

  撤离高温区 用酒精擦身


  连续3天高温,有些市民可能会有中暑危险了。如何防中暑,让急诊科的医生教你几招。

  据河南电力医院急诊科主任侯俊英介绍,炎炎夏日,在阳光下暴晒太久,或长时间在高热的环境中工作,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

  防中暑,首先,避免在高温和阳光暴晒的环境下活动过久。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而西瓜汁和绿豆汤等饮品对防暑有很好的效果。

  一旦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应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用4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还可以在额部、太阳穴上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或者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重症中暑者,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侯俊英表示,酷暑才刚刚开始,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要在家中常备。

作者:高云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