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正在转型 千亿吸引文化创意
http://www.hnta.cn 2008-12-24 10:19:05 来源:新京报 点击:次
12月17日,2008中国旅游产业文化创意推介会在北京召开,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旅游标准委员会委员李庚在会上透露,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将有1000亿元分配给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而这1000亿元的专项资金大部分将用于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景区的创意规划上。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推介会上热议的焦点。
“旅游最核心的东西是创意。”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最近在主持国家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他发现,中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张辉分析,中国旅游过去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景区为依托,旅行社团队旅游为运行方式,发展旅行社就行。但现在,中国由点线旅游体系转变成板块旅游体系,旅游载体变成一个城市。以景区开发为主转向旅游目的地开发,得有相关产业配合,所以需要旅游和文化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创意产业。
据张辉介绍,目前,我国旅游业有4种新的业态可称为两者的融合。
第一种是旅游文化演出。最早出自于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就是最好的结合方式。据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介绍,到今年为止,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投资百万以上的旅游文化演出有300台,去年实现旅游收入30多亿。
第二种是旅游文化主题公园。以前,主题公园是在资源匮乏的城市开发旅游的一种方式,比如深圳。未来10年,文化主题公园的开发可能成为中国的发展亮点。
第三种是创意产业,即旅游文化街区。比如前门的文化街区,还有798、宋庄等街区。它的出现,可能是中国旅游由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过渡的集中表现。
第四种是旅游文化节庆。以往,旅游资源枯竭的城市为了发展旅游,就去创造人造节庆。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想以旅游目的地为载体,必须有自己的旅游文化节庆,比如慕尼黑啤酒节、巴西狂欢节。
■ 声音
传统现代结合打造文化新区
●顾文选,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在拓展现代文化功能区时,传统文化一定要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如奥运新区,建在北京外围,拓展了城市文化功能区,成为旅游新热点。
另外,创造新区时,还应注意赋予历史文化,比如鸟巢北边的下沉公园里,一边是地铁出站口,一边是四合院、编钟等历史文化的点缀。
运行旅游产业应先找准主体
●张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
从旅游目的地来看,我们做大做强了,但从旅游产业来讲还非常弱。另外,中国旅游业的观光、度假、休闲、商务产业运行主体并不一样,观光旅游主体是旅行社,度假旅游可能是包机公司、机票代理商,山地休闲运动旅游的主体又不同了。但目前各地旅游局都没有考虑这问题,如果不先找准产业运行主体,想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商务旅游过渡非常困难。
■ 北京策略
●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顾晓园提出,北京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将是创意旅游商品、旅游文化演出和旅行社创意旅游产品三大发展方向。
●最新一期的政府公报指出,北京市将推动中国大马戏表演、中国杂技秀、中华武术擂台赛等大型现代旅游娱乐项目落户北京。
点子
●奥运奖牌使用的玉是昆仑玉,青海省在旅游营销时就可以打这一文化概念。昆仑山是传说中西王母所在的地方,可以将红山玉器、和田玉和昆仑玉联系起来,形成当地的旅游文化。 ——李庚,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作者:陶春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