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旅游局长杜撰碑文“为孟获平反”
http://www.hnta.cn 2008-10-10 9:16:01 来源:郑州晚报 点击:
    

民间传说的“夜垒千堆”就这样成了陆良彩色沙林的旅游景点之一

导游在介绍主碑上的碑文

李国强

    国庆期间来到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彩色沙林的细心游客,会注意到景区五峰山有一座墓葬,碑额为“南蛮王孟获之墓”,细看碑文有“吾遭诸葛亮辱……宁站死、勿跪生”等字样,文中充满对诸葛亮的反感和怨恨,与常人熟知的《三国演义》中“七擒七纵,孟获乃心服”大相径庭。此墓真是古墓吗?碑文又来自哪里?10月8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原陆良县旅游局局长、现任曲靖市科技局局长的李国强,这个拥有19项发明专利的严谨官员,为增加旅游区文化内涵,结合史料和民间传说杜撰了碑文,他说是为孟获“平反”。
    网友惊呼 “考古大发现”
    此前,网友“食古3000”在彩龙中国网的“昆滇往事”中发帖,称在陆良沙林景区有“考古大发现”,说孟获临死吐真言“恨死诸葛亮”。“食古3000”称,他曾打听到陆良五峰山有一座“鬼主墓”,于是前去看个究竟。两块碑文中,孟获的遗言里有“为人难做兮,是非难定兮,下世俊儿兮,与世无争兮”的感慨。并称此碑立于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2年)冬,立碑者为孟氏后人孟亮、孟卓、孟明,墓中还有孟获的遗骨。
    导游介绍 碑是新立的
    8日下午1时,记者一行来到彩色沙林,在导游罗女士的带领下,驾车沿狭窄的山路艰难行进,在景区后山约5公里的山坡上找到了该墓。四周林荫苍翠,鸦雀无声,左边的主碑被一把铁锁牢封,呈竖立状。右侧是一块横着的碑,碑文主题为“鬼主之葬礼”。
    据悉,一般游客也可以进入墓室,经过约3米的过道,里面有站立状的遗骨,立于大捆的枯木之间。从导游讲解中,可知陆良自古的风俗是“信鬼不信神”,因此历史上德高望重的部落首领死后,都被称为“鬼主”,而孟获就是当地民间传说中最大的鬼主。
    碑文字体看上去很奇特,既不完全是篆体也不全是隶书,而且两块墓碑比较鲜亮。据罗女士介绍,这两块碑都是10多年前开发旅游项目时新立上去的。
    碑文抨击 诸葛亮南征是“无道”的
    据了解,今天人们熟知的“七擒孟获”的故事,主要来源于小说体的《三国演义》。而这里的碑文却对此大唱反调。
    左边主碑的繁体文字主要是写孟获生平,对于诸葛亮南征,碑文中这样评价:“孔明无道,三路南侵,犯吾领地。”对于常人眼中的“七擒七纵”,碑文称“蛮人不协,百声含莘,夷蜀结盟”,认为是因为部落之间的不团结,才导致七次被擒,只好忍气吞声与诸葛亮订了盟约。最后感叹“做人难,是非难定”,称下世再为俊杰时会与世无争。
    右侧的横碑,以第三人称“孟获示儿曰”记述:“吾遭诸葛亮辱,实乃族心不归所至也。支筷易折,一捆竹筷难折,吾人一心捆筷难折矣。子孙当具傲骨,宁站死,勿跪生,斯吾族俊杰也。” 整个碑文,无论是生平简介,还是旁人叙述,都对诸葛亮怨气冲天,并称诸葛亮发起的战争是“无道”的。
    那么这些碑文,到底来自何方?
    文管所证实 碑文来源无史据
    由于导游也不知碑文来源,记者很快联系上陆良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红斌。“内容从哪里来的,我也不知道!你要问一下他们景区的人了。”他表示知道这座碑墓,但碑文来源并没有历史依据。
    据王红斌介绍,他们主要管理被认定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该墓则是“彩色沙林景区为了发展旅游业自己搞的,他们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作者讲述 立碑是为孟获“平反”
    经过询问,陆良县旅游局副局长高见红坦诚介绍:“这是我们的原局长李国强他们搞的,不妨问一下他吧。”
    今年50岁的李国强,如今已是曲靖市科技局局长兼知识产权局局长,曾任陆良县旅游局局长。从其简历中可知,近6年来,他个人拥有19项发明专利,是一个严谨的科技工作者。
    对于该墓的碑文,李国强承认是自己亲自写的。他说,10多年前开发彩色沙林时,自然景观不错,但文化内涵很缺乏。而当地民间传说十分丰富, 特别是关于“夜垒千堆”的传说,认为孟获可能安葬在此。经过文献资料和民间线索,他们在山上找到一处墓葬,开挖之后发现不少遗物,证实了部分传说,但并没有太多依据。为了开发旅游,景区把该墓认定为“南蛮王孟获之墓”,对墓道进行开发,并按照当地历史上的葬礼风俗,将挖出的遗骨重新安葬于此。
    李国强自称是“站在孟获的角度说话”,撰写了这两块碑文。他始终认为,诸葛亮以南蛮叛乱为名南征,是“强词夺理”,是找借口。因为《三国演义》写的“七擒孟获”是小说式的编撰,他根据考证发现孟获在少数民族百姓心目中地位很高,简直是大英雄,因此立碑为孟获“平反”。
    在陆良采访时,记者发现当地百姓并不关心历史的细节,他们更相信民间传说,对于立碑之事,他们认为是好事,符合大家心目中的孟获形象。据《都市时报》
    相关链接
    正史中并未记载“七擒孟获”
    小说《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这个突出诸葛亮“有勇有谋”的典故,千百年来影响着后人。而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没有这段故事的记载。只有《汉晋春秋》提及“蜀南夷帅作叛,诸葛亮南征,百战百捷”的概述。据四川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黄承宗介绍,在历史上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七纵”的故事是小说虚构的。早年的云南地方史志专家张华烂也怀疑此事的真实性。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