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多措并举推进旅游扶贫
http://www.hnta.cn 2018/12/26 21:27:2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2018年以来,焦作旅游业认真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以乡村旅游带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施全域带动,注重政策引导,突出精准帮扶,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扶贫模式不断创新,产品业态更加丰富,综合效益持续提升,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焦作市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旅游扶贫工作成效突出,9月17日—18日,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在焦作市修武县举行。
一、依托政策撬动,带动产业扶贫大发展。一是成立扶贫工作组织机构。焦作市旅游局局党组高度重视旅游产业扶贫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旅游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各分管副职为副组长、机关科室和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旅游扶贫工作组织协调和持续推进工作。二是推进优质乡村旅游发展。焦作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焦作市优质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和 “后备箱”工程,进一步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致力于开发一批以农家乐、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以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主阵地。三是实施旅游奖励激励政策。旅游与财政
部门联合印发了《焦作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奖励激励暂行办法》,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建设,对乡村旅游示范村奖励20万元、特色村奖励10万元、星级示范点奖励5万元;对完成年度新建、改建旅游厕所目标任务的 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建档立卡贫困村等建设单位进行资金奖励,同时重点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村旅游产业项目申报旅游扶持资金,对旅行社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输送客源计入引客入焦成效予以奖励,充分调动了全行业助力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四是配套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印发了《焦作市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焦作市旅游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各县市区配套相应的政策奖励,在土地供给、宣传促销、项目补贴、基础配套等方面给予奖励补助,进一步强化扶贫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扶持政策,构建了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同时积极引进国家旅游发展基金,积极争取省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等支持乡村旅游设施建设,2018年共争取项目补助资金500万元。
二、突出顶层设计,夯实扶贫基础促提升。焦作市坚持顶层设计,整体布局、规范管理、统筹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一是规划引领,精准扶贫。在《焦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专项内容进行重点规划,并分批为全市具备发展基础的旅游建档立卡贫困村编制旅游规划,完成了陪嫁妆村、平顶爻村、小底村、方山村、耿沟村的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顶层设计对旅游扶贫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二是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对全市20个在旅游发展方面具有资源优势的贫困村进行建档立卡,并纳入了国家旅游局建档立卡贫困村名单,确定了乡村旅游特色村培育重点,旅游扶贫工作推进目标、整体思路和落实举措更加有的放失。三是完善设施、提升服务。作为全省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全市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2018年焦作市计划建设40座旅游厕所,目前已完工46座,其中新建 19座,改扩建27座,完工率达到115%,争取厕所建设补助资金365万元。部分旅游贫困村通过整修道路,实施美化工程、环境提升改造等措施,提升旅游服务硬件设施接待水平,修武县连接云台山东西区24.1公里的青云大道、直通青龙峡景区20公里的西双路、民宿专线11公里的金云路为14个山区贫困村打开脱贫致富大门。
三、发挥产业优势,推动精准扶贫见实效。积极开展“万企帮万村”旅游结对帮扶工作,焦作旅游业先后探索出了旅游+景区+扶贫,旅游+民宿+扶贫,旅游+培训+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旅游产业扶贫质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一是结对帮扶,行业带村。发动全市旅游行业各单位通过行业带村、安置就业、输送客源、定点采购、培训指导、宣传营销等方式,实现与旅游扶贫村的对接帮扶、带动脱贫,目前结对帮扶旅游行业单位达到58家。二是提升民宿,打造精品。我市成立了“焦作市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评定委员会,共评定乡村旅游经营单位85家,旅游民宿12家。修武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支持美丽乡村、特色民宿建设,建设了云上的院子、半山云窑、云台森兮、陪嫁妆村民宿村落等一批乡村民宿项目,使山村废弃庭院、房屋变废为宝,山区群众闲置多年的资产有了收益,缓解了政府易地搬迁扶贫的财政压力。沁阳市积极做好山路平村乡村特色民宿产品开发开发,整村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精品民宿开发成为乡村旅游扶贫的新业态和主要载体。三是智慧旅游,助力扶贫。市旅游局微信、微博及时启动了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栏目,分期分批对旅游扶贫建档立卡村进行宣传推介,争取全市20个旅游扶贫建档立卡村进入到河南省旅游扶贫地图。焦作市旅游局为20个旅游建档立卡贫困村制作了个性化旅游明信片,积极对外展示旅游形象和旅游扶贫成效,旅游贫困村知名度逐步提升。四是培训指导,扶智助贫。针对目前乡村旅游人才紧缺的现状,2018年全市举办了7期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涵盖烹调美食、餐厅、客房服务、民宿接待等相关内容,对全市扶贫重点村490余人进行了技术培训。修武县大力开展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与台湾慈明中学合作开设文创观光等三个涉旅专业,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云台山文化旅游学院,为景区建设、旅游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旅游贫困村人才素质进一步提升,扶贫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成为引领贫困村致富增收的中坚力量。五是交流学习,助力嵩县。赴嵩县详细考察对接旅游扶贫工作,召开了焦作旅游帮扶嵩县脱贫攻坚座谈会;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景区与嵩县白云山、天池山、木札岭景区建立了友好景区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持续利用焦作市旅游局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机场焦作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平台帮助宣传嵩县旅游资源,发布宣传信息百余条,发放嵩县宣传品2000余份;对接嵩县需求,举办了嵩县2018年旅游培训班,协调云台山景区安排8个相应岗位,开展了嵩县重点旅游景区管理人员挂职锻炼工作。
四、强化项目实施,拓宽扶贫增收新渠道。一是攻坚重点项目创平台。目前全市在建乡村旅游类项目20余个,强力推进了修武县郇封冰菊小镇、云上的院子·乡村度假小镇、半山云窑休闲小镇、于庄三渡湾、现代探花岭生态农庄项目、神农特色小镇、神农牡丹园、莫沟乡村旅游、嘉应小镇、陈家沟景区旅游服务综合体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这些乡村旅游项目建成后将对吸纳贫困户就业,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畅通更多渠道。二是实施资本运营增收益。修武县767户贫困户带资入股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户均年增收800元;将10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资本投入郇封镇云台冰菊基地,125户贫困户每年可收到10%的资本分红;将西村乡272户贫困户到户增收项目资金213.3万元投入绞胎瓷小镇建设运营,每年每户保底收益785元。温县利用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10万元,受让陈家沟景区中国太极拳博物馆部分固定资产,折股量化到全县23个贫困村、228户贫困户,每年带动贫困村增收15.4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通过构建以贫困人口为基础环节的利益联结链,让更多贫困户从中受益,贫困人口参与发展旅游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高涨,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三是打造优质品牌扩影响。推进了修武县冰菊小镇、云上的院子·乡村度假小镇、半山云窑休闲小镇、于庄三渡湾、现代探花岭生态农庄、神农特色小镇、神农牡丹园、莫沟乡村旅游、嘉应小镇、陈家沟景区旅游服务综合体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依托乡村旅游和旅游贫困村重点打造A级旅游景区,今年,博爱县于庄三渡湾、小底爱情公园成功创建2A级景区,修武县金岭坡太行艺术小镇成功创建3A级景区。修武云台冰菊种植加工基地被命名为“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修武县云台山镇被认定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借助旅游品牌优势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助推旅游扶贫提质增效。四是注重示范带动树典型。注重发挥乡村旅游特色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旅游贫困村脱贫致富。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武陟县大虹桥乡南张村等9个乡村被命名为全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其中4个村为旅游扶贫重点村。我市推荐修武县、博爱县为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进入公示阶段。云台山、青天河景区被评定为全市带贫企业,修武县云台冰菊基地、云上的院子等30家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被评定为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户焦作旅游扶贫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9月17日—18日,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在焦作市修武县举行。通过以点带面、引领示范、推广经验,旅游扶贫责任担当不断强化,旅游扶贫工作推进扎实有效。
一、依托政策撬动,带动产业扶贫大发展。一是成立扶贫工作组织机构。焦作市旅游局局党组高度重视旅游产业扶贫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旅游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各分管副职为副组长、机关科室和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旅游扶贫工作组织协调和持续推进工作。二是推进优质乡村旅游发展。焦作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焦作市优质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和 “后备箱”工程,进一步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致力于开发一批以农家乐、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以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主阵地。三是实施旅游奖励激励政策。旅游与财政
部门联合印发了《焦作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奖励激励暂行办法》,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建设,对乡村旅游示范村奖励20万元、特色村奖励10万元、星级示范点奖励5万元;对完成年度新建、改建旅游厕所目标任务的 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建档立卡贫困村等建设单位进行资金奖励,同时重点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村旅游产业项目申报旅游扶持资金,对旅行社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输送客源计入引客入焦成效予以奖励,充分调动了全行业助力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四是配套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印发了《焦作市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焦作市旅游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各县市区配套相应的政策奖励,在土地供给、宣传促销、项目补贴、基础配套等方面给予奖励补助,进一步强化扶贫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扶持政策,构建了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同时积极引进国家旅游发展基金,积极争取省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等支持乡村旅游设施建设,2018年共争取项目补助资金500万元。
二、突出顶层设计,夯实扶贫基础促提升。焦作市坚持顶层设计,整体布局、规范管理、统筹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一是规划引领,精准扶贫。在《焦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专项内容进行重点规划,并分批为全市具备发展基础的旅游建档立卡贫困村编制旅游规划,完成了陪嫁妆村、平顶爻村、小底村、方山村、耿沟村的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顶层设计对旅游扶贫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二是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对全市20个在旅游发展方面具有资源优势的贫困村进行建档立卡,并纳入了国家旅游局建档立卡贫困村名单,确定了乡村旅游特色村培育重点,旅游扶贫工作推进目标、整体思路和落实举措更加有的放失。三是完善设施、提升服务。作为全省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全市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2018年焦作市计划建设40座旅游厕所,目前已完工46座,其中新建 19座,改扩建27座,完工率达到115%,争取厕所建设补助资金365万元。部分旅游贫困村通过整修道路,实施美化工程、环境提升改造等措施,提升旅游服务硬件设施接待水平,修武县连接云台山东西区24.1公里的青云大道、直通青龙峡景区20公里的西双路、民宿专线11公里的金云路为14个山区贫困村打开脱贫致富大门。
三、发挥产业优势,推动精准扶贫见实效。积极开展“万企帮万村”旅游结对帮扶工作,焦作旅游业先后探索出了旅游+景区+扶贫,旅游+民宿+扶贫,旅游+培训+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旅游产业扶贫质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一是结对帮扶,行业带村。发动全市旅游行业各单位通过行业带村、安置就业、输送客源、定点采购、培训指导、宣传营销等方式,实现与旅游扶贫村的对接帮扶、带动脱贫,目前结对帮扶旅游行业单位达到58家。二是提升民宿,打造精品。我市成立了“焦作市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评定委员会,共评定乡村旅游经营单位85家,旅游民宿12家。修武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支持美丽乡村、特色民宿建设,建设了云上的院子、半山云窑、云台森兮、陪嫁妆村民宿村落等一批乡村民宿项目,使山村废弃庭院、房屋变废为宝,山区群众闲置多年的资产有了收益,缓解了政府易地搬迁扶贫的财政压力。沁阳市积极做好山路平村乡村特色民宿产品开发开发,整村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精品民宿开发成为乡村旅游扶贫的新业态和主要载体。三是智慧旅游,助力扶贫。市旅游局微信、微博及时启动了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栏目,分期分批对旅游扶贫建档立卡村进行宣传推介,争取全市20个旅游扶贫建档立卡村进入到河南省旅游扶贫地图。焦作市旅游局为20个旅游建档立卡贫困村制作了个性化旅游明信片,积极对外展示旅游形象和旅游扶贫成效,旅游贫困村知名度逐步提升。四是培训指导,扶智助贫。针对目前乡村旅游人才紧缺的现状,2018年全市举办了7期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涵盖烹调美食、餐厅、客房服务、民宿接待等相关内容,对全市扶贫重点村490余人进行了技术培训。修武县大力开展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与台湾慈明中学合作开设文创观光等三个涉旅专业,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云台山文化旅游学院,为景区建设、旅游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旅游贫困村人才素质进一步提升,扶贫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成为引领贫困村致富增收的中坚力量。五是交流学习,助力嵩县。赴嵩县详细考察对接旅游扶贫工作,召开了焦作旅游帮扶嵩县脱贫攻坚座谈会;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景区与嵩县白云山、天池山、木札岭景区建立了友好景区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持续利用焦作市旅游局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机场焦作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平台帮助宣传嵩县旅游资源,发布宣传信息百余条,发放嵩县宣传品2000余份;对接嵩县需求,举办了嵩县2018年旅游培训班,协调云台山景区安排8个相应岗位,开展了嵩县重点旅游景区管理人员挂职锻炼工作。
四、强化项目实施,拓宽扶贫增收新渠道。一是攻坚重点项目创平台。目前全市在建乡村旅游类项目20余个,强力推进了修武县郇封冰菊小镇、云上的院子·乡村度假小镇、半山云窑休闲小镇、于庄三渡湾、现代探花岭生态农庄项目、神农特色小镇、神农牡丹园、莫沟乡村旅游、嘉应小镇、陈家沟景区旅游服务综合体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这些乡村旅游项目建成后将对吸纳贫困户就业,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畅通更多渠道。二是实施资本运营增收益。修武县767户贫困户带资入股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户均年增收800元;将10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资本投入郇封镇云台冰菊基地,125户贫困户每年可收到10%的资本分红;将西村乡272户贫困户到户增收项目资金213.3万元投入绞胎瓷小镇建设运营,每年每户保底收益785元。温县利用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10万元,受让陈家沟景区中国太极拳博物馆部分固定资产,折股量化到全县23个贫困村、228户贫困户,每年带动贫困村增收15.4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通过构建以贫困人口为基础环节的利益联结链,让更多贫困户从中受益,贫困人口参与发展旅游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高涨,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三是打造优质品牌扩影响。推进了修武县冰菊小镇、云上的院子·乡村度假小镇、半山云窑休闲小镇、于庄三渡湾、现代探花岭生态农庄、神农特色小镇、神农牡丹园、莫沟乡村旅游、嘉应小镇、陈家沟景区旅游服务综合体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依托乡村旅游和旅游贫困村重点打造A级旅游景区,今年,博爱县于庄三渡湾、小底爱情公园成功创建2A级景区,修武县金岭坡太行艺术小镇成功创建3A级景区。修武云台冰菊种植加工基地被命名为“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修武县云台山镇被认定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借助旅游品牌优势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助推旅游扶贫提质增效。四是注重示范带动树典型。注重发挥乡村旅游特色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旅游贫困村脱贫致富。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武陟县大虹桥乡南张村等9个乡村被命名为全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其中4个村为旅游扶贫重点村。我市推荐修武县、博爱县为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进入公示阶段。云台山、青天河景区被评定为全市带贫企业,修武县云台冰菊基地、云上的院子等30家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被评定为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户焦作旅游扶贫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9月17日—18日,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在焦作市修武县举行。通过以点带面、引领示范、推广经验,旅游扶贫责任担当不断强化,旅游扶贫工作推进扎实有效。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 “五个创新”助推焦作入境游大幅增长 2018/12/26 21:49:13
- 电视剧《那年小米正芬芳》的播出将提升焦作旅游形象 2018/12/25 9:16:47
- 焦作市年票办开展全市旅游年卡检查工作 2018/12/25 9:05:51
- “功守道”城市功夫大会总决赛落户焦作 2018/12/21 9:21:36
- 焦作市导游服务中心举办2018年度导游员网络培训 2018/12/20 16: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