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三级联动 济源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趟出”“共建共享共管”新路子
http://www.hnta.cn 2018/12/25 17:23:3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2018年是济源市全域旅游战略深入实施的一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入冲刺迎检期,济源市政府、部门、企业三级联动,共同发力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提升,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管”的改革之路,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得以突破性提升。
    一、以奖代建,首批9家旅游驿站建成投用
    为解决建设投资大、工期长、后续管理困难等难题,依据“共建共享共管”的原则,市旅发委联合全市各镇办、集聚区,依托原有乡村旅游点、村庄粮仓、涉旅农庄等,以奖代建,进行提升建设,不仅加快了旅游驿站建设进度,旅游驿站“就地取材”,更是特色十足。
    政策扶持,调动全市积极性。制定旅游驿站奖补办法,并对旅游驿站投资单位和所在镇办给予旅游人员培训、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旅游品牌建设扶持、优先宣传推广、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域旅游年度考核加分等扶持政策,110万元奖补撬动过千万社会投资,有力的调动了全市镇办、集聚区和企业的积极性。
    严格把关,统筹旅游驿站布局。以《济源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为统领,会同财政局、规划局、相关镇办,对申报场所进行实地察看,对地理位置、业主意愿、基础设施、提升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全域布局王屋农庄、邵原花园村、下冶逢北村、大峪青萝河机车营地、小浪底蓼坞、思礼老兵工酒店、坡头黄河人家、玉泉特色产业园展厅、虎岭石板沟休闲农庄9处旅游驿站,覆盖了济源市80%以上的旅游区域。
    标准引领,功能特色同步凸显。制定《济源市旅游驿站建设提升标准》,明确咨询服务区、游客休息区、特色购物区、停车场、、旅游厕所、户外休憩设施、卫生设施、标识标牌、环境提升、附件功能建设提升标准。国庆假日,9处旅游驿站全部投用,“方便”“干净卫生”“挺有特色”......成为游客的一致口碑,“没想到这么受欢迎”“爆棚”“有钱赚”.......是旅游驿站投资者们的由衷感叹,可谓是“三赢”。
    二、融合提升,首批8家融合示范区全新迎宾
    随着济源市“城乡一体  产城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深入践行,“研学+旅游”“交通+旅游”“林业+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扶贫+旅游”示范园区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载体。
    政策撬动,激发融合提升动力。对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争先创优优先推荐、争取上级奖补资金优先推荐、优先安排学习考察培训、优先支持旅游品牌建设、优先宣传推介、全域旅游年度考核加分等扶持政策,组织全市各镇办、产业集聚区召开专题会议,激发融合提升动力。
    统一标识,提升全域旅游形象。以镇办、集聚区为主体,立足示范园区产业特色,主动向“+旅游”延伸,提升拓展休闲观光、游憩欣赏、特色餐饮住宿等功能;以旅发委为主体,为全市8个融合示范区统一制作标牌、设置全域全景图、更新提升旅游指示牌,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形象。
    凸显特色,彰显全域旅游亮点。8个融合示范区围绕“旅游+”与“+旅游”不断破题,国庆期间精彩亮相,王屋山文化旅游示范区成为济源城市的亮丽名片和旅游品牌,玉泉都市农业旅游示范区开辟了创业就业的新空间,思礼体育旅游示范区引领着群众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南山林业旅游示范区日趋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典范,大峪研学旅游示范区激发了旅游、教育、乡村等资源的发展潜力,邵吉线交通旅游示范区深得机车爱好者、户外自由行游客的青睐。
    三、政府主导,全域咨询服务体系提速建设
    济源市线下线上齐发力,初步构建了“城市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站+旅游咨询服务点+智慧咨询平台”的全域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大大的便捷了游客。
    全域旅游咨询服务布点成面。在旅游重要节点,新建火车站、汽车站、高速东站、王屋山站、世纪广场、建业步行街6处咨询服务站,提升建设王屋山、小沟背、娲皇谷、大峪王庄等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咨询服务中心,布点成面,构建全域覆盖的咨询服务网络。
    全域旅游咨询服务细致周到。旅游宣传资料全域覆盖,累计发放100万册,游客来到全市火车站、汽车站、酒店、商场、加油站、乡村旅游点等中的任何一处,轻松获得旅游资讯;城市旅游数据中心、景区智慧平台、公安、气象等平台共享、数据共享,通过官网、官微等平台,及时发布客流和天气预告信息,方便游客出行。
    全域旅游咨询服务全程覆盖。推出游客智慧服务平台,一部手机,游客就可完成在线咨询、在线预定、导航、游客量预知、旅游厕所导航、分享晒图旅游评价投诉等多种功能,将旅游咨询服务向行前、行中和行后全程延伸;涉旅企业在线预订率达到20%以上,网上支付率达到60%以上,极大的方便了游客。
    四、以奖代补,107家星级经营单位示范带动
    在原有乡村旅游点的基础上,以奖代补,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进行提升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促进乡村旅游整体提质升级发展。
    组建评定队伍。依据河南省地方标准《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制定了《2018年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工作方案》,成立了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评定委员会,组建了由各产业集聚区、镇办、旅游景区、院校等相关人员为主的等级检查员队伍。
    积极组织申报评星。邀请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的修订执笔人宋昌老师,组织各镇办分管旅游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优质乡村旅游发展意识;通过多个媒体平台,面向全市发公告,组织召开专题申报会议等形式,积极组织全市各镇办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进行申报评星。
    分批次评星奖补。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村、非贫困村两个批次,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星级经营单位评定活动,6月份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村18家申报单位评定,验收合格18家,9月份完成非贫困村126家申报单位评定,验收合格89家,合计奖补到位186万元,撬动上千万社会资金投入。
作者:王利敏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