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走进“焦作后花园” 感受大美中站
http://www.hnta.cn 2017/10/11 9:01:2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金秋时节,焦作市中站区北部山区五彩斑斓:近观,山间泉水清冽,漫山黄栌泛红,三五菊黄点缀,灯笼柿、红山楂硕果盈枝,野生山药、青核桃等山货充裕了这个收获的季节;远望,云卷云舒,雾海升腾,吟风弄月抒不尽太行风情。

      走进“焦作后花园”中站区,方知太行秋色,而中站之美更在于“内涵”。

      近日,记者由焦作影视城出发,沿焦青路旅游干线,驱车不到20分钟,便到达中站区龙翔街道许河村和赵庄村,这是焦作市两处知名的爱国教育基地。许河村,是抗战初期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早事件之一“许河事件”的发生地,村内现存“许河事件纪念碑”一通。赵庄村,是电影《地雷战》故事的原产地,是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山区英雄队伍——“太行八英”的生活地和战斗地,村内现有土地雷、英雄故居等诸多革命遗物。

      1938年至1948年,在连续10年的烽火岁月里,中站北部山区一直是太行山区重要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不仅是除许河村、赵庄村,北业、十二会、周窑、栗井、高窑河、麦秸河等中站北部山区村庄都是“红色村庄”,村村都有讲不完的红色故事。据了解,现在每到党员活动日,便会有1000余名党员唱着红歌开赴中站“红色村庄”,场面蔚为壮观。

      在中站区全域旅游发展中,“红色村庄”正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一村一品”工程,走上“红色文化+原生态+民宿+民俗”的旅游大道。

      告别许河村口那棵有着300余年历史的老槐树,记者一行驱车转向红叶大道,这条由中站区政府投资2000万余元修建的旅游道路于去年通车,已成为带动中站北部山区发展旅游的黄金线。

      有了这条黄金线,仅有3户人家的窄门村成为晋豫两地游客原生态游的理想目的地。有了这条黄金线,中站区盘活了北部山区东线旅游资源,形成了东、西、中三条旅游大环线。

      如果游客热爱户外健身,便可顺着新建的健身步道,穿越窄门峡谷,沿途欣赏太行红叶、一线天、老爷庙等景点,到达计划投资10亿元的北业健康养生小镇,终点至中站区重点打造的龙翔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全程约4个小时。

      沿红叶大道行进,终点同样是龙翔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途经全省目前最大的室外滑雪场——红砂岭云顶滑雪场。冬日,游客们可以在这里的冰雪世界“嗨”翻天。

      恰逢金秋好时节,站在龙翔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门口赏红叶是件美事,远眺伏龙卧虎的山势披着红色战袍起起伏伏,美不胜收。

      占地37平方公里的龙翔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就像一个大大的中国结,将中站北部山区旅游环线与云台山、峰林峡、青龙峡等焦作市国家级知名旅游景点有机连接起来。

      目前,该度假区建成后将集观光、民宿、民俗、娱乐、高档度假区于一体,其影响力辐射周边,让游客深度体验各种旅游乐趣。

      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时期形成的“千年溶洞”——盘古洞,与龙翔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相邻。搭乘中站全域旅游发展的快车,这座于本世纪初开始开发的景点,如今正在按照更高的标准为游客设定“探险+科普+自然景观”的特色套餐。

      “东线上西线下”,这是游览中站北部山区的精品线路。记者从龙翔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向西南下行,途经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围村、“天然氧吧”万亩榔榆林桑园村、太行区第四专区及焦作市党政机关旧址十二会村、生态采摘园区周窑村及栗井村,然后至山脚东张庄村民宿小憩。其间,山色葱茏,一户户农家乐及休闲山庄掩映其中,让人乐不思蜀。

      人在景中游,景在画中走,秋日的中站北部山区透着“灵”气。

      然而,这只是记者的一半行程。以早商府城遗址为代表的焦作城市文明寻根游,以武钢工业文化园区为代表的工业游,以李封天目瓷研发基地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游,以“一代通儒”许衡、“一代御医”靳煌、“一代名臣”张昺、“一代油画大师”靳尚谊为代表的名人文化游,以北朱村明清古民居为代表的民俗游……这些丰富的旅游文化内容,使中站区中部、南部与北部山区旅游产业发展遥相呼应,共同织就中站全域旅游大网。

      今年1月至9月,中站区共接待游客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中站全域旅游发展效果初显。

      构建大交通,谋划大旅游,形成大产业。这是中站区委、区政府在焦作倾力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中站思路”。

      从无旅游到实现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这是焦作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中站实践”。

      在“中站思路”“中站实践”的背后,则是中站区谋求转型提升促发展的迫切心情!

      中站区,曾是焦作传统工业的骄傲,传统资源型企业众多,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黑”。随着传统资源型企业纷纷关停,中站经济支柱摇摇欲坠。

      如何实现绿色崛起?这是摆在中站区“当家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中站区委书记王付举指出,焦作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名城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的目标,对中站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中站区要抓牢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实力中站、绿色中站、活力中站、幸福中站。

      中站区委副书记、区长董红倜在今年的《中站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区战略,大力开展“生态建设提升年”活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新城区。

      “一年好起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中站区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时间表嘀嗒作响,在重重青山中回荡。在全域旅游发展的道路上,中站区步履铿锵,开启了绿色崛起的新征程。

作者:王玮萱 通讯员:乔海江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