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华文化,讲述汉字情缘。9月20日,2017“甲骨文杯”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比赛决赛暨颁奖晚会在安阳举办,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选拔出的10名优秀国际留学生展开角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副主任张雅琴,省外侨办党组成员、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李镇,安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伟等出席晚会。来自世界各地的50余家知名院校的师生、海内外专家学者欢聚在汉字故乡,共享汉字魅力。腾讯网络平台通过同步的方式直播分享了这场精彩的比赛。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原主任马小明、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安达、法国巴黎利玛窦学院中文总编辑赵小芹、美国“汉字叔叔”理查德•希尔斯等7名专家担任此次比赛评委。来自马来西亚、泰国、喀麦隆、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的10名选手分别上台讲述了“我与汉字”的故事。
“我曾去过美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但最终选择留在了中国,因为我喜爱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来自瑞典的参赛选手魏明瑞说,他最初学习汉字是通过饭馆菜单上面的字,从菜单上的偏旁部首学到了很多汉字的精华。他说最爱的国家是中国,最爱的语言是汉语,最爱的文字是汉字。
来自日本的6号选手小松洋大不仅与大家分享了他与汉字的故事,还在演讲过程中为大家表演了一段精彩的快板绕口令,标准的汉语发音,幽默的风格不禁让人称赞。
来自喀麦隆的参赛选手罗密与汉字结缘则是因为一部电影,罗密表示汉字是文字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反映出中国传统的智慧与思想,从古代的甲骨文演变为金文,又从金文演变为篆书,再从篆书中衍生出多彩多姿的书法艺术,纵使删繁就简,仍是历久弥坚。意大利罗马参赛选手来熙通过一个“福”字展开演讲。“学习汉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愿意坚持不懈的学习汉语,成为一个地道的‘中国通’。”来熙说。
“文字是文明的基石。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中国汉字,跨越时空,记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汉字,学习汉语,而这场精彩的演讲比赛,不仅能够传播中华汉字文化,彰显汉字的魅力,更能展示在华留学生的风采,提升留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担任此次活动评委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院长魏崇新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在紧张的评分过程中,由我市民间团体和学生组成的表演团队登台献艺,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表演。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少儿武术《精忠报国》等博得掌声连连,为参赛选手和嘉宾展现了传统的民族艺术的魅力。
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日本的选手小松洋大获得比赛一等奖,韩国选手孙贞恩和来自马来西亚的选手许曼文获得二等奖。
“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安阳旅游局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价值10余万元的旅游大礼包,包含殷墟、红旗渠、太行大峡谷、马氏庄园、羑里城、岳飞庙、万泉湖等景区门票和住宿。”安阳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安阳作为全国首批研学旅游目的地,将继续为院校师生来安提供研学特色服务,欢迎广大师生来安品文化古都、听历史中国、看山水世界!
- “安阳‘缘’来如此美丽 2017/9/15 9:37:12
- 安阳市旅游局积极参加市法制办举办的《民法》《保险法》培训会 2017/9/11 8:40:20
- 安阳元素亮相2017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 2017/9/5 8:32:03
- “体育+旅游”安阳·行 2017/8/23 8:48:46
- 安阳:认真谋划项目 积极争取支持 加大对外合作 加快转型发展 2017/8/22 1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