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大美开封迎宾客 同心共筑文明城
http://www.hnta.cn 2017/9/18 9:15:4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在古城开封的街头巷尾、社区集市,你一定见过他们的身影: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为外地游客指示道路、清理卫生死角、向市民宣讲文明理念、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送去温暖……虽然年龄、职业、经历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截至目前,开封全市正式注册的志愿者已有28万余人。近年来,在文明之风的激荡下,在创建文明开封的号角声中,在同心共筑文明城的大旗引领下,这群激情洋溢的志愿者活跃在各个志愿服务领域,用爱心为构筑“文明开封”添砖加瓦。

    做好古城东道主

    9月17日一早,志愿者胡阳就和伙伴把志愿服务站的展篷在午朝门广场西侧撑了起来,志愿服务站的标识十分醒目,服务站里急救箱、景区宣传册一应俱全。身穿志愿者红马甲、佩戴胸卡和小红帽的胡阳立于咨询台前,热情地为一拨又一拨游客答疑释惑。这已是“胡阳们”的常态,每天,都有两名志愿者在这里值守全天,为游客提供指路、景区资讯等志愿服务。而像这样的志愿服务站,在开封有340多个。

    作为闻名遐迩的优秀旅游城市,开封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每年的春节大庙会、元宵节灯会、清明文化节、菊花文化节……更是引得各地游客如潮水般涌入古城。

    为了让各地游客在开封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让游客感受到开封人的热情有礼,开封的志愿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放弃假日休息时间,在游客较为集中的景区、入市口、干线路口设立志愿服务站,为游客服务。

    活动中,志愿者们在全市各个景区、重要路口设立文明使者志愿者服务站,由熟悉开封城市交通及景区情况的志愿者轮班值守。服务站配备有急救药品、地图、垃圾捡拾器、垃圾袋等物品,为外地游客提供爱心指路、介绍景区等志愿服务;协助交警、城管、环卫等部门维护服务站周边秩序及环境卫生。

    活跃在景区周边的“小红帽”,以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给万千来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把温馨的感受留在了游客心中。他们骄傲地喊出了“做好古城东道主 我为开封添光彩”的响亮口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志愿者付出了时间和热情,收获的是广大市民与游客的赞扬以及作为开封志愿者满满的自豪感。

    文明大军排头兵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与其拥有的志愿者数量密切相关。在中原文明之风的激荡下,开封志愿者队伍日渐壮大,截至目前,全市正式注册的志愿者总数超过28万人。所有文明单位都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立足本职岗位,把志愿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目前,开封各级志愿者组织分布于城市和农村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职工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家庭志愿者、老年志愿者、扶残助残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志愿服务队伍。

    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开封志愿者,是开封文明大军的排头兵。他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宗旨,以促进社会稳定、构筑和谐人文为目标,以建立“志愿者服务站”为阵地,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开封和谐社会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在市文明办、团市委的扶持帮助下,全市各级志愿服务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构建起全方位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为我市各项文明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开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开封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围绕创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橙丝带”“关爱留守儿童”“节日送温暖”“保护母亲河行动”等志愿服务品牌。开封志愿者,永远和城市文明的脚步同步。“吃一碗爱心米线,挽救花季少女”“拒绝车窗垃圾,橙丝带飘起来”“做好东道主,开心马拉松”“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在城市文明的大主题下,志愿服务活动层出不穷,一次次将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广大市民。

    爱心温暖一座城

    开封志愿者,永远把目光投向最需要帮助的人。和福利院的孤儿同唱一首歌,牵着盲人游客的双手感受美丽风景,为孤寡老人包一顿香喷喷的饺子,给疲惫的旅人送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志愿者一次次张开温暖的臂膀,让弱者有力,助困难者前行。

    人们忘不了开封城里四处飘扬的橙丝带,那是文明车主“不乱扔车窗垃圾”的爱心承诺。在千百名志愿者的带动下,40多万名市民参与活动,12万辆私家车系上了象征文明爱心的橙丝带。街头的垃圾少了,城市街道更加干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是从志愿服务中迸发出的巨大能量,也是开封志愿者智慧与汗水结出的文明硕果。

    人们忘不了电影院里盲人耳边那声声低语,让黑暗的世界突然多了五彩的风景。今年4月,由开封市志愿者协会组织的 “我是你的眼——带盲人看电影” 活动在开封中影星光好莱坞国际影城举办, 40 多名盲人朋友在志愿者的细致讲解下,用耳朵“看”完了民俗故事片《百鸟朝凤》。而此前,志愿者多次带领盲人参观游览开封的景区,开封府、古城墙,都有他们热心助残的身影。

    人们忘不了暴雨中一双双热心的援手。去年夏季,古城突降暴雨,开封市区多处路段发生较严重的积水,很多下班回家的市民被困在途中。开封市应急救援队的志愿者第一时间组成了车辆救援组,并及时发布相关联系电话,以便及时为被困市民提供帮助。10余名救援队员也立即行动起来,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公布免费救援电话,并整装待命,为受困市民提供援助。那一晚,救援队出动了8辆越野车、1辆铲车、1辆工程车。队员们公布的免费救援电话几乎被打爆,不到4个小时就援助了50余辆深陷积水的车,很多救援队员忙了一个通宵,黎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志愿者,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光荣的名字,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名字。它像无处不在的阳光,温暖着古城开封。这些可爱又可敬的志愿者,不仅是城市进步的先导,更是城市文明的象征。不断涌现的志愿者团队,层出不穷的凡人善举,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折射出“文明开封”的动人光芒,诠释着开封人热心仁义、守望相助的精神品格,也将传统美德和文明新风深深镌刻进开封的城市精神。

作者:尹杰 通讯员:刘纯金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