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陆上和海上丝路在洛阳相交 洛阳应建巨型国家遗址公园
http://www.hnta.cn 2017/6/12 11:02:18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洛阳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大遗址?大遗址应该如何保护、利用、展示?作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的重要内容,10日下午,“一带一路”与大遗址保护论坛在洛阳市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的专家齐聚一堂,探讨如何让大遗址得以更好保护、利用、展示。

  荣耀

  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在洛阳相交

  发言人:

  刘庆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

  刘庆柱介绍,大遗址保护这个概念是基于偃师商城最早提出的,此后洛阳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那么,为什么洛阳会集中如此多的大遗址?

  “这源于中国择中建都的规律,也符合传统的和合理念。”刘庆柱说,“中”在中国古代很受重视,都城城门一般有三个门,两个侧门就是为了衬托中间那个门。城市营建也突出中轴线的理念,汉魏洛阳城就有现在已知最早的中轴线大街,是“建中立极”的真实体现,这种理念一直延续到明清北京城的营建。

  了解了古人对“中”的偏爱,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王朝在居“天下之中”的洛阳建都,留下如此多的大遗址。

  此外,在国家之“中”建立都城,也多从交通方面进行了考量。这样选择建都之地,一方面便于对全国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方便各地钱粮赋税运抵中央。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修建了大运河。“通过隋唐大运河,货物可以由洛阳到达今天的上海一带,再出海到东南亚各国甚至阿拉伯半岛。”刘庆柱说,这也让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洛阳相交。

  刘庆柱还认为,当年从洛阳出发的那些船队和后来西方大航海时代的船队完全不同,从洛阳出发的那些船队承载的是中国的和合理念,以期通过经济、文化往来,实现睦邻友好。

  期望

  大遗址展示,要让人人都看得懂

  发言人:

  杜金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大遗址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没有利用价值的大遗址也就失去了保护的意义。

  怎么利用呢?杜金鹏认为,利用的根本原则就是保护第一,同时要有亲民意识,扰民祸民背离了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初衷。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多种多样,要尽量尊重历史传统。

  大遗址是一种文化资产,任何方式的利用都会对它产生消耗,包括考古发掘。大家不能奢望不消耗大遗址的利用方式出现,只能希望用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收益。不干扰当地居民生活,让他们继续在大遗址附近进行耕作也是利用的一种方式,只要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不破坏大遗址。

  “在大遗址的展示方面,要争取实现雅俗共赏,因为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专业性与普及性是矛盾的统一体。”杜金鹏说,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因为没有找到矛盾体的平衡点,最后落得个“专家不接受、公众不喜欢”的尴尬下场。

  因此,决策者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同时,也要善于从公共立场出发,让大遗址“活”起来,让公众喜欢。洛阳今后在进行大遗址展示时,就要确保展示工程既能立得住,也要让人人都看得懂,还得留得住。

  观点

  将大遗址保护与城市绿化相结合

  发言人:

  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大遗址保护势在必行,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正不断挤压大遗址的生存空间。”杭侃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突破困局,在大遗址的基础上建设带有主题的考古遗址公园或许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杭侃表示,带有主题的考古遗址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园或主题公园,它是以大遗址为内容,以公园为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更加注重大遗址的展示与阐释。

  洛阳的大遗址很多,如果建成相应的主题考古遗址公园,既注重其本身的大遗址属性,又能突出其公园属性,以多元化方式向市民展示大遗址,寓教于乐,那么就真正做到了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

  古迹使人留恋,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现在,在它身边生活,人才会觉得历史仍活着。杭侃认为,洛阳在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时,可以考虑将大遗址保护与城市绿化相结合,将大遗址打造成城市公共绿地,那么这块绿地就是城市中一块有文化的绿地,市民在看到蓝天白云,呼吸新鲜空气时,就会知道自己不仅是生活在当代,也生活在历史的文脉中。

  建议

  洛阳应该整合资源,建巨型国家遗址公园

  发言人:

  董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沿着洛河,偃师商城、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东周王城一字排开,形成“五都贯洛”的壮观景象。“我认为看大遗址不能只看其本身,还应该把它们放到更大的地理单元中去审视。”董卫说。

  洛阳及周边有很丰富的山系、水系,形成合围感很强的盆地。洛阳周边有丰富的林业、矿产资源,农业生产可以支撑大量人口生存,这些都和大遗址息息相关,在当年也是都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董卫建议,洛阳应该整合资源,建巨型国家遗址公园,这个公园应该不局限于汉魏或者隋唐等历史时期,也应该不局限于大型都邑遗址,而是将从新石器时代到北宋,从小聚落遗址到都城遗址全部涵盖,以整体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可以从横向到纵向都得以展现,构筑古都的完整形态。

  他还表示,想建立如此大规模的国家遗址公园,必须和城市规划相结合,部分区域要承担市民休闲、娱乐、运动等功能,这样也能使土地得到更好利用。

作者:潘立阁 郭飞飞 张斌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