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之歌》歌颂魅力之城
http://www.hnta.cn 2017/5/9 15:33:1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这几年,许昌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让袁世安老人心潮澎湃,原本打算封笔的他,难掩创作激情,继续奋笔疾书,仅2016年一年就创作了18首“戏歌”,讴歌家乡之美。2017年,82岁的他依然热情不减,再次创作了5首赞美许昌的歌曲。在他创作的歌曲中,他这样写道:许昌美景不仅打动人心,就连路过的鱼群和鸟群都看呆了。
八旬老人一年创作18首“戏歌”
“丹江水呀,情似海,一条巨龙天上来”“凝望许昌水,人人心澎湃,家乡变了样,感慨涌满怀”……
5月5日,82岁的袁世安老先生坐在电脑前,用专业的编曲软件修改着歌词,并随着韵律轻声吟唱。电脑中录制的这些歌曲,都是老先生的作品,他把这些歌曲定义为“戏歌”。“所谓‘戏歌’,就是按照豫剧曲风创作的歌曲,比如这首歌曲就有花腔的感觉,有戏味儿。”他说。
戏剧是袁世安一生的挚爱。作为我省著名戏曲音乐家,他曾为豫剧、曲剧、越调、河南坠子130多部剧目作曲、配乐、设计唱腔。其作品有《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白莲花》、《玉桃》《状元与乞丐》等。
袁世安在许昌工作、生活了60年,对许昌有深厚的感情。这些年,许昌的变化让老人欣喜不已。为表达心中喜悦,他奋笔疾书,仅2016年一年就创作了18首“戏歌”。其中,部分作品由他独创,也有部分作品是由他和张名扬、王焱等人合作而成。这些作品在我市网络作品大赛中屡获大奖。
城市美景激发老人创作热情
袁世安一生和谱曲结缘,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戏曲和歌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先生动了封笔的念头。
2015年,许昌第九届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袁世安作品演唱会在许都大剧院隆重举行。演唱会上,苗文华、任宏恩、汤玉英、金不换、常俊丽、杨红霞等省内外戏曲名家纷纷登台献艺,为现场观众送上袁世安先生编曲的剧目中10多个经典唱段和选场。
“那次演唱会本应该为我的创作之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但音乐创作人的天性让我根本停不下来。”回想起2016年的创作激情,袁世安笑了笑。他说,音乐创作人有“两难”:一是遇到新鲜事物,不去评判很难;二是有了创作目标,轻易停下来很难。
袁世安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许昌美景让他欲罢不能,并一发不可收拾。
时常创作到凌晨1时,半夜醒来不忘记下灵感
袁世安说,许昌是“戏窝”,剧团多,演员多,创作人多,戏迷更多。因此,他用豫剧曲风创作“戏歌”,歌中有戏,戏中有歌,便于传播。“‘戏歌’朗朗上口,不用看歌词,多听几遍就能模仿着唱,很好学。”他说。
他一辈子从事歌曲和戏曲创作,词曲创作对他来说可谓手到擒来,一首“戏歌”三五天就能完成。但为了精益求精,为了推敲一词一句,他常常熬夜到凌晨1时。思路打不开时,他寝食难安,连梦中都在创作。“我有一个习惯,床头总是放着纸和笔,以便半夜醒来时迅速记下灵感。”他笑着说。
袁世安将他创作的歌颂许昌的“戏歌”整理成为32页的歌集《许昌之歌》。该歌集辑录了他两年来的心血,他倍加珍惜。“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美景不断涌现,我的创作激情会一直‘澎湃’下去,创作出更多的关于许昌的歌,让《许昌之歌》更厚、更美。”他说。
八旬老人一年创作18首“戏歌”
“丹江水呀,情似海,一条巨龙天上来”“凝望许昌水,人人心澎湃,家乡变了样,感慨涌满怀”……
5月5日,82岁的袁世安老先生坐在电脑前,用专业的编曲软件修改着歌词,并随着韵律轻声吟唱。电脑中录制的这些歌曲,都是老先生的作品,他把这些歌曲定义为“戏歌”。“所谓‘戏歌’,就是按照豫剧曲风创作的歌曲,比如这首歌曲就有花腔的感觉,有戏味儿。”他说。
戏剧是袁世安一生的挚爱。作为我省著名戏曲音乐家,他曾为豫剧、曲剧、越调、河南坠子130多部剧目作曲、配乐、设计唱腔。其作品有《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白莲花》、《玉桃》《状元与乞丐》等。
袁世安在许昌工作、生活了60年,对许昌有深厚的感情。这些年,许昌的变化让老人欣喜不已。为表达心中喜悦,他奋笔疾书,仅2016年一年就创作了18首“戏歌”。其中,部分作品由他独创,也有部分作品是由他和张名扬、王焱等人合作而成。这些作品在我市网络作品大赛中屡获大奖。
城市美景激发老人创作热情
袁世安一生和谱曲结缘,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戏曲和歌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先生动了封笔的念头。
2015年,许昌第九届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袁世安作品演唱会在许都大剧院隆重举行。演唱会上,苗文华、任宏恩、汤玉英、金不换、常俊丽、杨红霞等省内外戏曲名家纷纷登台献艺,为现场观众送上袁世安先生编曲的剧目中10多个经典唱段和选场。
“那次演唱会本应该为我的创作之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但音乐创作人的天性让我根本停不下来。”回想起2016年的创作激情,袁世安笑了笑。他说,音乐创作人有“两难”:一是遇到新鲜事物,不去评判很难;二是有了创作目标,轻易停下来很难。
袁世安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许昌美景让他欲罢不能,并一发不可收拾。
时常创作到凌晨1时,半夜醒来不忘记下灵感
袁世安说,许昌是“戏窝”,剧团多,演员多,创作人多,戏迷更多。因此,他用豫剧曲风创作“戏歌”,歌中有戏,戏中有歌,便于传播。“‘戏歌’朗朗上口,不用看歌词,多听几遍就能模仿着唱,很好学。”他说。
他一辈子从事歌曲和戏曲创作,词曲创作对他来说可谓手到擒来,一首“戏歌”三五天就能完成。但为了精益求精,为了推敲一词一句,他常常熬夜到凌晨1时。思路打不开时,他寝食难安,连梦中都在创作。“我有一个习惯,床头总是放着纸和笔,以便半夜醒来时迅速记下灵感。”他笑着说。
袁世安将他创作的歌颂许昌的“戏歌”整理成为32页的歌集《许昌之歌》。该歌集辑录了他两年来的心血,他倍加珍惜。“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美景不断涌现,我的创作激情会一直‘澎湃’下去,创作出更多的关于许昌的歌,让《许昌之歌》更厚、更美。”他说。
作者:网络来源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 许昌市旅游局深入平安许昌建设工作基层联系点走访调研 2017/5/9 9:22:36
- 许昌市旅游局调研驻村脱贫攻坚工作 2017/5/9 8:49:12
- 许昌市旅游局八大旅游扶贫行动助脱贫 2017/5/8 10:47:04
- 许昌市旅游局召开旅游扶贫攻坚会议 2017/5/8 10:20:04
- 许昌市旅游局荣获市模范团干部荣誉称号 2017/5/5 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