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洛阳:带您景区探营,看谁智慧又美丽
http://www.hnta.cn 2017/3/16 11:20:25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再有不足一个月,洛阳将进入最美丽的时节。为了迎接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化节,洛阳市各大园区、景区更是全员上阵进行“梳妆打扮”,修整道路、增种牡丹、打造智慧景区……

  目前她们“梳妆打扮”得怎么样了?谁能在4月份的“比美”中更胜一筹呢?记者带您探营,一探究竟。

  牡丹园

  王城公园:新增牡丹5000株,牡丹灯会是一大亮点

  ●设施提升:

  该园在牡丹仙子观赏区、桥北牡丹观赏区等区域,搭建木制、钢制遮阳棚共计4000余平方米,并挑选生长旺盛、花色纯正的近2000平方米牡丹进行科学催花,包括洛阳红、朱砂垒、粉中冠、彩绘等近40个品种。

  2016年年底,该园对索道北站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建成投用,给游客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地方;目前正在建设小猴馆和猛兽馆,笼舍临近游客观赏道路一侧的墙面为玻璃幕墙,方便游客观赏。

  在服务方面,院内广场设有便民衣帽钩,在牡丹文化节中后期计划建设遮阴防雨棚,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新增亮点:

  在紫云天香台、牡丹仙子、沉香楼、甘棠洲等牡丹观赏区,调整并新植牡丹5000余株、芍药100余株。同时嫁接什样锦牡丹100余株,调整并新植高山牡丹1000余株,在伊滨基地新植调整牡丹2000余株,新繁殖牡丹嫁接苗5000余株,届时,游客可以观赏到品种更全的牡丹。

  公园西北部新建设了道德长廊,全长约160米,为汉代仿古园林风格。目前已投入使用,是集休憩、观景为一体的景观建筑。

  ●部分文化活动:

  牡丹灯会是该园的一大亮点。灯会将以“牡丹”为主题,在牡丹观赏区、历史文化区、动物园区、甘堂洲以及凤湖水面安装52组集文化性、娱乐性、观赏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大中型彩灯,数以万计的气氛装饰彩灯遍布整个园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大型灯组——“灯王”以中国传统工艺宫灯为范本,高16米、直径15米,被誉为“宫灯之王”,还有220盏“手绘宫灯”,以及“丝路花雨”“海上丝路”“飞天”等灯组艺术。届时,三个大门、明堂、沉香楼、道德长廊等仿古建筑群身披“彩衣”与花灯融为一体,流光溢彩,连绵不断,点亮璀璨的夜色。

  4月15日起,“王城之春”第九届牡丹插花花艺展在王城公园明堂二、三楼免费展出。牡丹文化节期间,还将有《周礼迎宾》《王城大典》历史情景剧演出等。

  中国国花园:将开办珍稀蝴蝶标本展

  ●温控大棚:

  今年牡丹文化节的赏花启动仪式仍在该园举行,园区借助牡丹种植面积大、品种多的优势,在全园各主要赏花景点将搭建168个控温控湿大棚,面积2万多平方米,采取控温控湿等摧花技术,确保4月初游客能欣赏到大面积成片开放的牡丹。

  ●设施提升:

  该园今年将新设分类垃圾箱100组,目前正在对全园建筑物、座椅、木栈道等设施进行油漆刷新,对全园车辆、路灯、音响系统、供水供电等设施进行检查维修。

  ●新增亮点:

  该园在国色广场新建钢构遮荫、防雨棚4000平方米,这也是我市首家对自然生长的大田牡丹采取遮荫防雨措施的园区。

  另外,已经开展3年的蝴蝶文化园今年继续开放。除了方便市民赏花、赏蝴蝶,园方还将首次开办珍稀蝴蝶品种标本展,增添互动性、趣味性,以便市民了解更多蝴蝶知识。

  ●部分文化活动:

  第二届“花香墨韵”游园会活动在该园进行,此外,牡丹文化节期间,该园双休日还有武则天艺术团演出,每次演出包括女皇迎宾仪式、唐风琵琶舞、女皇登基舞、盛世马头舞、国色天香舞、大唐礼乐等节目。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自助语音讲解器供游客租用

  ●温控大棚:

  该园在九色台及沉香亭等主要赏花景点周围,共搭建控温控湿大棚65个8000平方米,对生长旺盛、花色纯正且花期交错的110余个优良牡丹品种共计1万余株进行科学催花,做好观察记录,确保4月初有成片牡丹开放,以满足早期游客游园赏花的需求。

  ●设施提升:

  目前该园正陆续对园内渠壁、损坏路面、路沿等进行维修。安保人员24小时值班巡逻,尤其加强人工湖、假山等主要出入口的安保力量。

  园区西门口内部拱桥两边的辅桥正在铺设中,预计牡丹文化节前建成投用,届时园区人性化无障碍通道更为便利,也更便于老弱妇幼游客入园赏花。

  ●新增亮点:

  近年来,智慧旅游建设是我市的新亮点,预计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该园除了可以扫码获知景点及牡丹品种介绍,还能进行手机微信支付门票,并将引进一批自助语音讲解器供游客租用,为景区增添一份“智慧”。

  西苑公园:设施提升,新植牡丹、芍药300余株

  ●设施提升:

  预计牡丹文化节前,完成园内二级游园石子路面维修600平方米,对园林景观亭子、园林小品及公厕等设施进行刷新。

  ●新增亮点:

  去冬今春以来,新植牡丹、芍药300余株,适时搭建催花、遮荫棚。

  ●文化活动:

  活动时间:4月1日至5月3日

  牡丹文化节期间,精品盆景展将展出树桩盆景、山水盆景、牡丹盆景等300余件。此外,该园还将举办书画展。

  牡丹公园:稀有古牡丹等您来

  ●温控大棚

  该园区在牡丹种植区搭建有两个塑料大棚,确保牡丹积温达到要求值,保证牡丹花如期开放。

  ●园区特色

  古牡丹是中国牡丹的活化石,目前仅存成片的古牡丹林在世界很少,该园区就有一片古牡丹。园中牡丹株龄百年以上,株数2000多株,品种100多个,颜色有红、粉、黑、白、紫、黄、蓝、绿和复色。牡丹地径最大的有33厘米,冠径最大的有3.5米,最高的有 2.88米,单株开花最多时达200多朵,花期长达一个月,自然、古朴、苍劲的造型素有“牡丹王”之称。

  国际牡丹园: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温控大棚

  从2016年12月至今,园区共搭建牡丹小拱棚30多座,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并施用生物调节剂,提高开花率及品质。

  ●设施提升

  预计今年牡丹文化节前在现出入口西侧增加团队出入口3个(入口);在游客服务中心,按开放式进行室内改造,增加触摸屏。此外,该园将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包括智慧导游、WiFi覆盖全园等。

  ●部分文化活动

  第11届国际牡丹名花展

  展出时间:4月1日至5月15日

  在华夏园、万芳园、九色园、锦绣园及名花大道等地点展出,选择中国牡丹名贵品种100个,法国、美国及日本牡丹名贵品种100多个,按花期分批次展示。

  牡丹航天育种科技展

  展出时间:4月1日至5月15日

  在万芳园“航天育种网室”,介绍洛阳牡丹芍药首次搭载神舟飞船开展航天育种的过程、进展及未来发展。

  国家牡丹园:赏花看灯品尝小吃

  ●新增亮点

  2016年国家牡丹园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国色天香四季牡丹展览馆,能够常年举办世界牡丹精品展,实现了365天“永不落幕的牡丹文化节”。

  ●部分文化活动

  夜赏牡丹秀

  展览时间:4月1日至5月10日

  展览地点:国家牡丹园北园及四季牡丹展览馆

  展览内容:包括牡丹灯光艺术节、百狮争霸朝牡丹、河南省非遗文化展等活动,增强与游客的互动性。

  国际牡丹花艺展

  展览时间:4月1日至5月5日

  展览地点:四季牡丹展览馆

  展览内容:以国内外精品牡丹鲜花和花艺展示为主,展出110个精品牡丹品种,为游客呈现一系列盛世花舞。

  民间小吃汇

  该园将甄选洛阳本地特色的不翻汤、果子油茶、烤面筋、牛肉汤、涮牛肚、肉夹馍、浆面条、锅贴、烫面饺等一系列民间美食,同期,将开设能同时容纳千人就餐的“国色天香牡丹宴”,为牡丹文化节平添一分亮色。

  景区

  龙门石窟:观赏牡丹的区域增加

  ●设施提升:

  目前该景区工作人员正在对东北服务区和迎宾大道绿化带内的牡丹花进行修剪维护。

  ●新增亮点:

  龙门石窟和牡丹为洛阳的两大文化符号,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游龙门·赏牡丹”的愿望,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游客不仅可以在景区大石门、奉先寺、礼佛台等区域观赏到不同品种的牡丹花,还能在东北服务区、西北服务区、迎宾大道等区域一睹牡丹的卓绝风姿,使游客一进入龙门石窟景区,便可“全域赏花、处处芬芳”。

  关林:扫码进景区,出入更便利

  ●设施提升:

  为了做好全国文明城市持续提升工作、迎接牡丹文化节,该景区正在对内部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修整道路,检修安防系统,更新标志牌、宣传栏,对景区内部及周边环境加强卫生保洁等。

  ●新增亮点:

  该景区是洛阳市去年授予的首批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之一,除了有覆盖景区的WiFi系统,开通有微信公众服务号等平台,能够微信支付购票、智能语音导览外,今年该景区还对门禁系统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以往游客入门完全由人工检票,如今已经实现扫描二维码进景区,游客出入更便利,景区管理更规范。

  此外,鉴于牡丹文化节期间客流量大,景区已经从高校招聘了6名讲解员,近日将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在节会期间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讲解服务。

  万安山山顶公园:可体验一站式旅游

  ●新增亮点

  该公园的国际自行车赛道、木屋别墅、高山渔村、步行商业街、高山牧场等一批有特色、大规模、高规格的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在今年牡丹文化节前投入使用,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吃喝游乐购一站式旅游体验。

  国际自行车赛道项目全长9930米,建成后将每年举办国际山地自行车赛事,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自行车爱好者的游览、骑行;高山牧场总占地面积4500亩,建成后将成为洛阳郊区最大的蒙古文化与草原主题景区,形成集蒙古包餐饮住宿娱乐体验、骑马休闲运动、草原风光摄影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便民服务

  ●火车站:网购车票乘客,要提前取票

  2016年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铁路方面共发送旅客135万人,其中洛阳龙门站共发送旅客47.6万人,预计今年游客数量还会有所增高。据洛阳车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牡丹花节期间,客流主要集中在周末高峰期,客流方面,省内以郑州、商丘、三门峡方向的旅客居多,省外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方向的旅客为主。

  提醒:网购成功的旅客要提前到车站进行换取纸质车票,由于洛阳龙门站目前还未开通凭身份证检票进站的功能,提醒大家尽量提前去换取纸质车票。

  在换取车票方面,洛阳站设置了19台自动取票机和6台自动售票机,洛阳龙门站有12台自动取票机和12台自动售票机供大家方便换取车票。

  ●机场:停车场改扩建牡丹文化节前完工

  民航即将迎来夏秋航班换季,据介绍,洛阳机场利用此次换季契机,加大对新员工的培训,牡丹文化节期间还将持续推出“小飞志愿服务队”特色真情服务,届时每天将有4名飞行学院志愿者提供义务服务,引导旅客办领登机手续等。

  目前,洛阳机场的停车场改扩建工程正在施工中,预计牡丹文化节前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交通、旅客停车都将更为便利。

作者:张静静 张瑜 沈加兴 郭琦 张光辉 通讯员: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