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中国杂技界的顶尖之作——《一品一三绝》继续在洛阳歌剧院上演。随着第三届中国杂技艺术节大幕的拉开,国内顶尖杂技艺术家齐聚洛城,给观众带来众多杂技精品。作为中国杂技百戏的发源地之一,洛阳杂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洛阳如何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杂技产业?昨日,记者采访了杂技界人士。
1 传统艺术焕发新生机
14日晚,洛阳杂技团新编杂技剧《隋唐百戏传奇之万邦来朝共贺岁》在隋唐百戏城首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该杂技剧在传统杂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十多个杂技节目贯穿于历史故事中,使简单的杂技表演变成精彩故事的演绎,为传统杂技艺术赋予了新的生命。”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副主任高伟说,该杂技剧让杂技不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是成为一场完整的、有故事性和观赏性的表演,正因如此,它才受到观众的欢迎。
高伟表示,洛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和中国杂技有深厚的渊源。杂技作为一门以技巧见长的传统艺术,继承是根本,但继承并非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杂技的艺术水准不断提升,杂技事业才能更好更快发展。
我市历史学者郑贞富表示,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洛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洛阳杂技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做大做强洛阳杂技产业,杂技艺术家要将洛阳优秀传统杂技的表演技艺和表演形式传承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保持地方和民族特色,使传统杂技艺术焕发新的生机,让杂技成为文化传承新载体。
2 用精品剧目呈现文化底蕴
本届杂技艺术节期间,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打造的杂技剧《一品一三绝》、山东杂技团打造的杂技剧《因为爱》亮相洛城。
“从单一的动作体现到杂技剧的诞生,从炫耀高难技巧到与舞蹈、音乐、戏剧、电影、舞美等艺术形式完美融合,这体现了当今杂技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国内部经理王强说,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娱乐方式多样化的时代,单一的杂技节目表演已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而以杂技为主、兼容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才有生命力,也更有市场前景。
王强说,洛阳近年先后推出了《洛神》《火魂》等一些精品杂技剧目,将杂技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呈现给观众,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建议,我市应继续在杂技剧剧目上大胆创新,采用多元化的表演形式来表达洛阳杂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努力打造更多精品杂技剧。
武汉杂技团编导陈钦表示,杂技发展到现在,观众的关注点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还包括编排、舞台效果等,让杂技在展示高难技巧的同时,叙事传情,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吸引观众。她建议,针对杂技肢体语言表达的局限性,可巧妙合理地设置情节,通过引入舞蹈、武术、体育等其他门类,取长补短。
3 壮大杂技人才队伍
“杂技艺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杂技演员。”王强表示,洛阳杂技应通过引入优秀的演员、创作团队及技术人员,壮大杂技人才队伍,多为杂技艺术提供展示平台,充分激发杂技表演者的积极性,为杂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战旗杂技团演员队队长许健曾多次带领团队在国内外演出。他认为,杂技人才新陈代谢很快,需要定期培训和补充演员队伍。他建议,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杂技人才培养,不断壮大杂技人才队伍,让传统杂技艺术在他们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
许健建议,洛阳杂技应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国内外杂技团队的交流与学习,通过引入高水平的杂技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杂技表演水平,助推杂技艺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 洛阳面向社会有奖征集“旅游主题宣传口号” 2016/12/16 15:30:51
- 洛阳:工业游也应“抱团发展” 2016/12/12 14:42:48
- 洛阳:建一批文保工程 打造“博物馆之都” 2016/12/12 14:40:53
- 滑雪、观冰瀑、赏民俗……洛阳市各景区开启冬季游 2016/12/9 12:36:41
- 洛阳市旅发委召开2016年星级饭店复核动员会 2016/12/9 11: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