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一直延续着文化的根基和底蕴,做好‘文化’,这样的思路很清晰,出路自然就有了。”“开封和北京一样,文化始终是古都开封必经的一条基线、一个坐标。”“开封古都文化非常突出,知名度也很高。要突出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品牌化、文化产业化的特点,并把文化特色进一步提炼出来。”近日,河南发展高层论坛——开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专题研讨会在开封召开,无论是实地调研,还是专家座谈,与会的知名专家总是把“文化”与开封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维碰撞、出谋划策,只为开封能做好“文化”这篇文章。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多位与会专家,一起来听听他们对文化开封建设的真知灼见。
做“文化” 开封得天独厚
正可谓,开封的一砖一瓦都有文化底蕴,一街一巷都有历史故事。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汪振军眼里,开封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具备发展文化、做好文化文章的基础。汪振军说,多种资料显示,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了海上“丝绸之路”,在当时的东京城就有专门接待外国商人的记录。在隋朝时,京杭大运河通到了洛阳,北宋时期已经通达开封,这意味着海上“丝绸之路”已和中原联通,而且交通发达、贸易成熟。因此,说开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管理地、出发地、目的地一点也不为过。与此同时,在作为连接东西部的节点城市方面,开封可谓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和文化枢纽。开封因“丝路”而昌盛,“丝路”因开封而绵长。开封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拥有突出的文化优势。
文化可以立城、文化可以兴城,一语道出了文化与开封的紧密关系。近年,开封在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时,紧抓文化这个经济命脉不放手,实现文化产业GDP份额年年超过5%,这个比重额度在全省名列前茅,成为开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开封以文会友、以文洽商,文化节会品牌响亮,以文化为带动,引领开封经济发展,这种带动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近年,开封提出“文化+”理念,就是将文化对各行各业、对经济进行渗透、融合,这个理念的深入贯彻,将逐渐摒弃原有经济的陋习和落后的一面,引领开封扬帆起航,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格局和更高层面。
做“文化” 开封要找准定位
河南省首提打造“三个高地”,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而发展文化,则需要产业支撑,因此,打造产业高地刻不容缓。作为始终把文化产业放在很高位置的开封来说,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把发展文化产业与打造文化高地,把“文化+”理念和打造文化高地连起来,以文化开封促经济开封,把文化名市、强市,转化为经济强市、经济名市。
汪振军认为,随着河南省《华夏历史文明创新传承区建设方案》的颁布,这样一个建设方案,在今后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期,将作为河南省文化建设的指导纲领。河南省目标是建设华夏历史文化创新传承区,传承区里肯定有核心城市,开封应该是其中之一。作为八大古都之一,在打造华夏历史文明创新传承区、核心区方面,开封有这样的基础,也有这样的责任。
“一带一路”上65个国家,各国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文化的交流合作总是与经济交流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开封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全面利用好各种资源,多走出去,寻找合作的机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军认为,在研讨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走向经济合作的时候,文化之城开封要走出去,到沿线国家去寻求文化产品合作、生产、交易活动的契机。不仅如此,还要将异国文化产业请进来,制作出经典文化产品,占领世界文化市场,把开封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经济优势。
- 开封市旅游委加强创文工作督导 2016/12/6 9:04:44
- “2017大宋上元灯会”征集100个最美笑脸活动启动 2016/12/6 9:00:11
- 明月悠悠照古城 2016/12/5 9:34:51
- 北宋东京城遗址 入选《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2016/12/2 9:41:26
- 开封市非遗项目韩氏唢呐 获安徽省首届唢呐大赛最高奖 2016/12/2 9: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