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许昌三大生态水利项目 奏响和谐生态乐章
http://www.hnta.cn 2016/9/20 16:25:4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如今,清潩河畔已经成为市民健身的好去处。鹿鸣湖旁,市民们或放风筝,或打太极,或环湖散步……尽情享受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
    水利建设,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对于许昌这座曾经缺水的城市来讲尤其如此。
    近年来,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宗旨 ,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协调发展,“大水利、大城建、大文化、大生态、大旅游”同步推进,精心谋划实施三大水利项目,着力打造富有时代特色、彰显传统文化、拥有优美环境的水生态文明城市,从根本上化解了历代许昌人的“缺水之痛”。

    建设生态水利 绘就和谐美景
    “如今,家门口多了这么多亲水赏水的地方,吃完饭出来转转,感觉真是太好了。”市民陈西岭说。 湖上鸟飞,水下鱼肥,那些小时候记忆中的诗意时光,在我市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热潮中,正慢慢回归市民的日常生活。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
    为了充分挖掘水利工程潜力,盘活现有水资源,满足许昌人盼水的梦想,通过调研、算账,我市积极谋划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三个项目。三个项目中,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是引领性的项目,任务是通过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严格水资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程,按照“彰显特色、打造精品、争创一流、国内领先,建设莲城生态水系,再现曹魏故都风情 ”的要求,主要通过建设水源工程、引水工程、调蓄工程和水系连通工程,将许昌整个市域内的河湖水系连通。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覆盖长葛市、许昌县东部的9个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固定式、半固定式、卷盘式、微机控制自动化、地埋式自动伸缩、中心支轴式喷灌等多种形式的节水灌溉。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期间,我市谋划安排9个类别55个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并同期推进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在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建设的55个项目进行了部分调整,其中,取消项目1个,新增项目3个,共计实施项目57个。
    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已经完工。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是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核心组成部分,工程总投资55.5亿元,目前已全部完工,形成了以82公里环城河道、5个城市湖泊、4片滨水林海为主体的“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 


    坚持节水优先 促进绿色发展 
    三大水利项目是为了解决许昌“缺水之痛”,圆全市“兴水之梦”的重大举措。
    在实施三大水利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市坚决贯彻习总书记“节水优先”的治水思想,全面启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配套措施,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落实。我市出台了《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确立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并将    “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考核评价内容之中,实行专项考核,统一打分,按照权重,计入排名,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评的省辖市。在全省2014年度和2015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我市连续两年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节水型城市建设不断深化。在2013年4月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后,我市持续深入开展节水工作,制定了《关于持续抓好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用水定额管理,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认真组织开展水资源费征收工作;依法依规实施取水许可,对超计划用水户收取加价水费,实行累进加价制度;近两年建成命名节水型企业20个,节水型机关学校40个,节水型小区11个。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工作,全市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48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369万亩的67.2%,年均节约水资源2000万立方米。全市建成区节水器具普及率100%。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心城区河湖水系生态环境用水中,中水利用占32%。
    强力推进自备井关闭。按照水利部关于南水北调受水区压采地下水的通知要求,我市自加压力,拔高标准,对城市公共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自备井实施全部关闭。全市计划关闭自备井1267眼,已关闭688眼,压采地下水量2436万立方米,提前超额完成省定(2015—2020年)1390万立方米的压采任务;其中,许昌市城市规划区计划关闭570眼,已关闭497眼,压采地下水量1359万立方米。

    推广节水灌溉 农业增收增效 
    “有了智能节水灌溉系统,不但能掌握浇地的最佳时机,而且非常方便。原先浇这块地需要三四个人,现在只要拿着卡,自己就浇了。”日前,许昌县陈曹乡尚庄村村民尚保成高兴地对记者说。
尚保成所说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还同时配备智能井房、自动测墒、视频监控、微机控制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远程电脑的控制进行浇地了。
    在我市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示范区内,这样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随处可见。农谚曰“土是本,肥是劲,水是命”,科学研究也表明,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40%。
    我市粮食产量在实现连续增收的背后,水资源的约束越来越明显。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我市谋划了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该项目分3年实施,项目涉及许昌县、长葛市东部的11个乡镇,总投资为8.1亿元,建设多种喷灌技术模式的节水灌溉工程52.6万亩。目前,已经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6.6万亩,完成投资7.7亿元,其余4.14万亩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成为中部地区联片规模最大、技术集成度最高的节水灌溉示范区。
    同时,我市还探索建立了市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管理中心(许昌市灌溉试验站)、县级工程设施管理办公室、乡(镇)水利站、村级农民用水户协会、田间井长“五级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工程效益的长期发挥。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