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人才成为文化开封的动力源
http://www.hnta.cn 2016/7/7 9:02:5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人才工作的政策日益完备,汇聚人才的平台日渐丰富,用才育才的机制日益灵活……

        人才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主力军,人才是文化开封的动力源。近年,开封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开封市委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大力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市文化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素质和结构不断优化,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断增强,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完善文化人才工作的政策机制

         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工作的兴盛,关键在机制。过去几年,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立足市情、着眼长远,为文化人才工作制定了科学方略。

        开封市出台的《开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宣传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宣传文化旅游人才工作机制,使宣传文化旅游人才总量稳步增加,高层次人才明显增长,人才分布和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人才队伍的专业文化水平等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开封市由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目标紧密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全市宣传文化旅游人才总量达到6.5万人。

        围绕着规划纲要的落实,开封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开封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明确将文化旅游领域人才的引进作为重要内容,并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工作保障、生活保障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全方位的支持,努力形成人才引进的“洼地效应”。开封市委宣传部印发了《开封市宣传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文化旅游党政人才队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新闻宣传人才队伍、出版传媒人才队伍、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文化科技人才队伍、新媒体新业态人才队伍、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并敲定了文化名家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建设工程、基层宣传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养扶持工程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抓手。

        “制定和完善宣传文化旅游人才宏观调控政策,培育和发展宣传文化旅游人才市场,促进宣传文化旅游人才资源配置的优化”“健全和完善宣传文化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宣传文化旅游系统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力度”“健全和完善高层次旅游人才和急需旅游人才的引进培训机制,与河南大学联合培养文化产业领域人才”“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文化人才的使用效率和社会地位,优化创作环境,实施‘文化名家和文产领军人物培育工程’”“建立和完善宣传文化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随着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迅速落地,凝聚起推动文化人才工作加速发展的强大合力。 

        营造文化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打造汇聚文化人才的高端平台

        宋代是我国历史的重要转型期,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北宋都城,开封不仅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尤其是文化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期。

        对于正在着力唤醒沉睡文化基因、打好“宋文化”牌的开封而言,如何有效汇聚一批高水平的宋文化专家,加快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推进宋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已成为开封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而与此同时,长期植根开封的百年名校河南大学,宋史研究自上世纪40年代中期创始至今,已经历了70多年,相继建立了宋代研究所等10多个研究机构,研究方向涵盖宋代政治、法制、经济、思想文化、教育、艺术、文学、城市建筑等多个领域,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20项,出版专著30多部,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海内外宋史研究的重镇。河南大学宋代研究团队在承担学术研究、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开封市有关宋代文化产业、旅游项目的策划、论证等,努力为开封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大学与开封市在弘扬宋代文化、开发以宋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30年来,河南大学先后参与了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开封府、龙亭、繁塔—禹王台等景区以及宋都御河水系工程等项目的评审与论证工作。

       2010年11月,由河南大学与开封市政府合作共建共管的河南大学宋文化研究院正式成立。目前,河南大学宋文化研究院院长由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担任,开封市政府每年拨付专项资金投入课题研究,研究力量以河南大学专家学者为主、全市社科研究者为辅,许多课题研究的承担者都是一时之选。

        几年来,河南大学宋文化研究院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和升级探索、宋代陶模的研究与开发、开封宋文化符号的打造与休闲体验旅游开发、基于开封旧城改造背景下的宋代建筑风格研究、宋词乐舞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共提交课题立项申请90多项,完成学术论文20多篇,为开封继承和发扬好宋文化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并成功举办第四届“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文化开封》系列丛书,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引发广泛反响。

        创新文化人才使用的方式方法

        在持续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高层次文化引进的同时,开封还不断探索创新人才使用的方式方法,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柔性引智的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智力资源聚集到开封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潮中。

        借助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论坛、第二届中国城市管理高峰论坛、院士专家开封行、开封“文化+”高端对话等一系列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活动的举办,一大批文化产业界的知名企业家、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先后来到开封,为开封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2015年12月19日,由光明日报社与开封市委、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5开封‘文化+’高端对话”在开封市举行。来自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等单位的6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文化界理论专家与建业集团、海马集团、迪臣集团、浪潮集团、腾讯大豫网等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6位实业家,围绕“‘文化+’引领古都开封重现辉煌”的主题,分别进行主旨演讲,从“文化+”理念的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进行了剖析和研讨。各位理论专家还根据所擅长领域为开封文化能够“走出去”提出了具体建议;实业家们则根据所从事的具体行业,找到与开封文化的融合点,表达了和开封合作的意向,并提出合作项目。

        期间,开封市聘请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副主席李小磊、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等12位理论专家、实业家为开封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引入了强大“外脑”。

        “政治家创造了环境,给出了发展方向,理论家提出了有一定认识高度的思想,最后由企业家科学地配置资源。政治家、理论家与企业家今天齐聚开封,共同探讨‘文化+’,我认为,这件事情离成功就不远了。”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对此次高端对话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人才是开封发展之需、文化繁荣之要。当前,开封正着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对文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尽管近年开封市优秀文化人才不断涌现,但人才匮乏、高精尖人才偏少、人才断档问题依然突出,迫切需要加快建立高效完备的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更多文化英才脱颖而出。

        2010年3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校园规划占地550亩,规划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学院成立以来,紧密对接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现实需要,立足为文化、艺术、旅游和服务行业培养高等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开设了表演艺术、装潢艺术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30个专业。目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多人,函授、成人及远程教育学员1万多人,并在开封歌舞剧院、清明上河园等机构成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8个。几年里,该学院为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急需人才,为开封文化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壮大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去年4月16日,开封市委组织部、开封市委宣传部在各县区、各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严格选拔,正式确定李开周等10人为第一批开封市青年文化英才,并对他们进行表彰。首批受表彰的10位青年文化英才中,年龄最大的不过35岁,最小的只有24岁。他们或是在文学创作领域渐露锋芒,或是在艺术创作道路上渐入佳境,或是在社科研究领域崭露头角,成为80后、90后文化人才中的佼佼者,成为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生力军。

        第二天的《开封日报》专版报道了10名青年文化英才的主要成果和照片,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读者郑天敏说:“对文化人才进行如此大力度的宣传,我是第一次见到,即使是放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非常少见的。这充分说明,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正成为全开封的共识。”

        针对青年文化英才的成长,开封市还制定了一揽子扶持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将青年文化英才培养纳入开封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训规划,支持其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或有关业务单位、专业团体进行深造,适时组织部分青年文化英才开展社会考察和调研采风活动;设立青年文化英才培养扶持专项资金,按照人才项目资助有关规定,凡入选工程的青年文化英才,每人给予项目扶持资金2万元,支持和鼓励青年文化英才参与社科理论重要课题研究、文化出版精品工程、重要演出、重大采访、研讨交流等活动;实施动态管理,建立青年文化英才信息系统,跟踪了解扶持对象工作、生活等情况。加强考核评估,重点考察其思想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和业务成果以及扶持资金使用情况……

        开封市委组织部、开封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对青年文化英才进行跟踪培养、重点扶持,是培养品德优秀、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建设开封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军人才后备队伍的需要;是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促进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营造青年文化英才良好成长环境的需要;也是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推进开封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的需要。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扎实做好青年文化英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持续关注青年文化英才的成长,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加强培养和管理,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快速成才。

        为表彰开封市在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2015年,开封市政府正式决定设立开封文化奖章。该奖章作为开封市政府授予文化杰出人才的最高荣誉,每年研究确定一批次,重点表彰对在开封市文化建设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提升开封文化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的杰出人才,以及在文化建设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开封籍人士。

        如今的开封,尊重文化人才、关心文化人才、支持文化人才的氛围空前浓厚,文化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激情空前高涨。
作者:董帅奇 通讯员:刘纯金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