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许昌:“国之瑰宝”神采奕奕 钧瓷文化发扬光大
http://www.hnta.cn 2016/6/27 14:42:5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瓷器、茶叶、丝绸历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加以传播。在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中,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技艺备受尊崇。经过千年的文化传承,钧瓷从当年的宫廷御用品,到今天世博会、博鳌亚洲论坛、APEC会议等重大国事活动的国礼,再到专家、学者和国内外收藏家博古架上的藏品,瓷器爱好者和寻常百姓的案头摆设。“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钧瓷,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新,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彩。 


    钧瓷产业是神垕的特色文化产业,神垕古镇是钧瓷发展的历史见证,钧瓷文化和神垕古镇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当前,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指引下,神垕镇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扬光大钧瓷文化,保护性开发古镇,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辐射:随着钧瓷文化台湾行、香港钧瓷艺术展、欢乐中国行、钧瓷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大河儿女》、《红色钧官窑》等电视剧的拍摄和热播,钧瓷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一大批钧瓷珍品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收藏,为传承中华文化、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才汇聚:全镇共有钧瓷文化企业173家,从业人员16000多人,年产钧瓷280万件,实现年销售收入12.5亿元,拥有国家级大师5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90多人。
    品牌特色:规划建设占地2000多亩的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包括大师创意园、钧瓷产业园、文化广场和旅游服务等特色区域,入驻钧瓷文化企业48家。
    立足许昌、享誉全国的钧瓷文化名片
    “China”,既是中国,又是瓷器。古钧台下,钧瓷经历泥的再塑、釉的刷浸、火的交淬,在鬼斧神工的造化中诞生。钧瓷,因其独产于钧州(今禹州),又被发掘于古钧台下而得名。钧瓷始于唐,兴于宋,雄踞“五大名瓷”之首,被誉为“国之瑰宝”。它是在许昌生产、享誉全国的文化名片。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提起钧瓷,神垕人无比骄傲:宋代的皇家御用之封自不待言,现代的“国”字号荣誉接连到来。
2001年3月,神垕唐宋古钧窑遗址被评为“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神垕镇被国家授予“中国钧瓷之都”称号。2005年12月,神垕镇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6月,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钧瓷是全世界唯一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的瓷器,最为神奇的就是它的窑变艺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令人陶醉、为之痴迷。湖光山色、云霞雾霭、花鸟虫鱼,每一次烧制,都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图案,妙趣横生。
钧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钧瓷造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艺人们表达文化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具体的物质载体。不同文化思想的差异与碰撞,必然会在造型上清晰地显现出时代的烙印。唐钧的丰满与宋钧的儒雅、元钧的粗犷就大不相同。今天的钧瓷造型,除了传统的观音瓶、如意瓶、梅瓶、鼓钉洗之外,又有了人物造型、动物造型等多个新品种。今天的钧瓷釉色,除了传统的红、蓝之外, 又多了无数新的色彩。神垕人在无数次探索中,逐步实现对“窑变”机理的认知。
    在神垕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下,钧瓷文化得到了大力弘扬,钧瓷产业正在逐步做大做强、做优做精。钧瓷产业坚持品牌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战略,突出名家、名窑、名品。钧瓷的品牌带动力不断提升,好作品不断涌现,诞生了“中原壶”、“钧瓷首饰”、“钧瓷瓷板画”等创新型作品。钧瓷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文化创新,融入年轻、时尚的现代元素,与现代生活接轨,钧瓷已经进入工艺品、日用品、旅游纪念品、装饰品等领域。钧瓷茶具、餐具、首饰等成为陶瓷界和收藏界的新宠,钧瓷超大件、名言篆刻、精品挂件、瓷板画等创新型作品得到社会认可。
    目前,神垕镇拥有钧瓷文化企业173家,从业人员16000多人,年产钧瓷280万件,实现年销售收入12.5亿元,拥有国家级大师5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90多人。
用文化创意设计打造钧瓷文化品牌
    神垕镇以钧瓷文化示范企业为带动,大力推进钧瓷行业整治,加快推进钧瓷窑炉改造,逐步淘汰产能落后的小厂,确保钧瓷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规范钧瓷市场,解决行业多、乱、散的问题,消除地摊儿经营、无序经营等现象;推进钧瓷行业重组,创新行业发展机制,集中政策、人才、设备等资源,组建钧瓷大师工作室,提升钧瓷的档次和品位。
    按照“一窑一景”的要求,神垕对全镇的钧瓷文化企业进行提升改造,先后有孔家钧窑、荣昌钧窑、华神钧窑、金鼎钧窑、晋家钧窑、隆泰钧窑等钧瓷企业完成改造,企业形象、文化品位和接待标准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大河儿女》、《红色钧官窑》等电视剧的拍摄和热播,钧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近百件钧瓷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一大批钧瓷珍品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收藏,为传承中华文化、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把钧瓷文化做成特色产业,做成文化品牌,神垕镇党委、镇政府引导钧瓷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和市场营销,加快产品的创新与设计,大力发展钧瓷特色产业。2014年8月,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被省委宣传部定为河南省三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之一,并升级更名为许昌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其中,大师创意园、钧瓷产业园、文化广场和旅游服务等特色区域共入驻钧瓷文化企业48家,钧瓷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
    神垕镇党委、镇政府实施的“钧瓷品牌带动”战略,结合钧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加强行业管理,推动钧瓷产业品牌化、差异化发展。通过培育与打造,钧瓷产品已经成为高端礼品、奢侈品和“国礼”,成为河南乃至中国的文化名片。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