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为期3天的2016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如意湖畔落下帷幕。3天来,围绕“旅游·城市互联互通的纽带”主题,来自36个国家、国内外100多个旅游城市的市长或代表激情碰撞智慧火花,分析全球旅游发展趋势,达成《国际旅游城市发展郑州共识》。开放的郑州再次为国际旅游城市搭建交流、合作的宽广平台,以“开放、联通、融合、发展”为基础色调,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旅游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开放的郑州拥抱世界
参加本届论坛的境外国家、城市数量、来宾规格均超过以往四届,同时创新推出专题论坛、旅游推介、项目签约、展览体验等多个新元素,河南、郑州以更敞开的胸襟迎来四海宾朋,邀众多国际旅游城市一起交流旅游发展理念,分享旅游发展经验。
论坛开幕式上,省长陈润儿在致辞中鲜明地指出,城市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旅游是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推动城市功能和旅游业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既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空间。
“旅游业已成为很多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各地经济复苏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盛会,也成为中原大地向海外展示风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祝善忠如此评价。
开放,无疑也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论坛上,韩国庆尚北道经济副知事郑炳允介绍,为迎接今年“韩国旅游年”,韩国政府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开放力度,推出了延长签证停留时间、增加中韩航空路线等一系列方便中国游客举措。波兰沟拓阿普市副市长墨泽·亚采克在论坛现场热情邀请参会嘉宾到波兰走访,投资当地旅游业。加拿大渥太华市、马来西亚吉隆坡市等多个国外城市相关负责人认为,旅游业是推动城市开放的有效载体,在优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将会发生更加重要的作用。
旅游联通城市往来
旅游业以其独有的开放性、综合性、带动性,成为城市间交流、交往、交融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本届论坛主题“旅游·城市互联互通的纽带”,就是其意义最凝练的诠释。
“旅游无国界,合作无止境。旅游业是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应通过旅游,增进全球的互联互通、城市间互联互通、城市各要素互联互通,通过旅游架起城市与游客的沟通桥梁。”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介绍说,当前各大城市顺应全民旅游潮流,加快推进实施落地签证、过境免签、团队免签、电子签证等措施,开通和增加城市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国际国内航线,加快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通信、网络等互联互通,城市间得以更好融合发展。
副省长张广智在论坛主题发言中说,旅游的连通是心灵的连通,能够有效促进城市之间文化的交流,是产业的融合,能够有效助力城市间经济的交往,也是普惠的民生,能够有效增进城市居民的福祉,提升城市之间交流的效率和成果。
放眼国内外,风起云涌的旅游业促进了多元文化交融,大大丰富了城市互联互通的人文内涵。因为旅游,郑州的少林功夫美名传遍全世界;因为旅游,黄帝故里吸引众多海内外华人华侨来到郑州寻根问祖,已形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促、互补、互兴的良好局面。
产业融合提速发展
身处“互联网+”时代,如何推动“旅游+”融合发展?
昨日,波兰沟拓阿普市政府副市长墨泽·亚采克一行实地考察郑州中医药行业。他认为,旅游行业具有复合型特征,可以与很多产业融合发展。“我们注意到,河南的中草药种植非常著名,而我们是欧洲的SPA旅游胜地,在中医药领域可以与河南、郑州就发展健康旅游进行合作,推动波兰成为中国传统中草药在欧洲的一个重要集散地”。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旅游融合发展前景广阔。“西安和丝绸之路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我们诚挚地希望能够在‘一带一路’和丝路文化旅游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西安市副市长李婧说,丝路沿线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也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大家完全可以推动融合发展,把丝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出来,形成丝路特有的文化品牌。比如可以在国际航线开通、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边防边检、旅游投资等方面加强沟通,并形成长期合作机制。
除了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旅游业还可与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养生、交通等多个领域结合,推动产生更多新业态、新线路、新产品。在本届论坛“旅游+文化”“旅游+金融”分论坛上,数十位国内外嘉宾从影视文化、金融创新等主题切入,碰撞出“旅游+”的智慧火花。
“一个城市若想发展旅游,首先应建立起覆盖海陆空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帮助游客快速到达旅游目的地,同时还要制订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鼓励人们前来旅游。怎样吸引游客呢?必须有文化、体育竞技项目,有美酒美食、主题公园、购物活动、观光活动,河南、郑州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完全可以推出更多旅游新项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主席杰拉尔德·劳立斯的建议,充分说明旅游融合发展乃大势所趋。
城市是旅游发展之基,旅游是城市活力之源。
十几年前,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十几年后,“软实力”已成为衡量城市形象的重要指标。毫无疑问,作为一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旅游是城市不可忽视的“软实力”。与此同时,四通八达的交通集散优势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又为郑州旅游腾飞注入了“硬实力”。2015年4月,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从树立全域旅游发展观、明确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拉长全域旅游发展链条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新举措。在打造“全域旅游”征程中,郑州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九大新型旅游业态,加快建设智慧旅游城市,郑州旅游业发展的灿烂春天正在向我们阔步走来。
“发挥旅游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发展旅游来宣传城市,通过发展旅游来美化城市,通过发展旅游来不断增强城市的开放程度与竞争力”。这是2008年首届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签署的《郑州宣言》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话。本届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旅游城市代表达成《郑州共识》:在全球化时代,城市应加强旅游市场、旅游投资、旅游管理、旅游研究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城市旅游应注重打造城市旅游品牌,注重文化旅游创意,凸显个性旅游表达,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多年来,郑州一直在默默努力,用行动实践着这一宣言。让历史照进现实,让梦想引领未来。在阔步迈向国际化的征程中,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活力迸发的新郑州,必将谱写出建设国际商都的恢宏乐章,向世界亮出更靓丽的旅游城市名片!
- 郑徐高铁首次载客“试跑” 2016/5/26 16:37:44
- “旅游+金融”分论坛在郑举行 2016/5/26 16:35:38
- “旅游+文化”分论坛在郑举行 2016/5/26 16:29:24
- 中外嘉宾齐聚如意湖畔共话全球旅游发展合作 2016/5/25 17:13:46
- 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达成《郑州共识》 2016/5/25 1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