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开封:借他山之石 悟攻玉之道
http://www.hnta.cn 2016/5/20 9:15:2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近年,开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宋韵彰显”的新宋风城市风格正在形成。借他山之石,谋跨越发展。这些丰硕成果的取得,与我市数年来求知若渴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付出分不开。

    求知足迹遍南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不知不觉间,开封迎来了火热的夏天,迎来了一年四季中万物生命力最为蓬勃旺盛的时节。

    和这个季节应景的是同样蓬勃发展的开封文化产业。夜幕初垂,水月笼沙,微风拂来,画舫凌波,全长1.9公里的开封御河如梦如幻。“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在桨声灯影中,古色古香的游船沿着御河缓缓驶去,冬凝园、秋韵园、夏荫园、春花园、集锦园绚丽多姿,富有新宋风城市风格的古建筑群及西司桥、八字桥、板桥、木栈曲桥、陆福桥、母子桥、金奎桥、天波桥等各具特色的桥梁,形成了一道流动的亮丽风景线,宋风宋韵尽情流淌。御河开启了古都汴梁千年梦华的历史记忆,将“北方水城”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目前,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已让不少游客梦回千年,面对庞大的旅游市场,要拉长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条就必须开发新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为此,我市推出了以开封历史人文为主线、由深圳华侨城著名导演执导的大型多媒体歌舞秀《千回大宋》和我国首个室外水上演艺秀银基O秀项目。如果说开封是一顶光彩夺目的皇冠的话,这些大制作项目就是皇冠上那一颗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这些丰硕成果的取得,与我市过去数年来求知若渴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辛勤付出分不开。

    借他山之石,谋跨越发展。巍峨耸立的铁塔,见证着开封这座千年古都的淳朴和厚重;滚滚黄河水,讲述着开封学习先进、励志发展的真诚与期盼。过去数年间,开封多次寻找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标杆城市”,组织一次次针对性非常强的考察学习活动。市委、市政府多次集体出省考察学习,西安、南京、杭州、苏州、枣庄台儿庄古城、浙江横店,从关中大地到东南沿海,遍布着开封人渴求进步的足迹。这些考察,均为了学习外地文化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如何让开封的文化底蕴迸发出巨大的活力。

    思想有多远,发展之路就有多宽。外出考察就是正视差距、善于学习、开阔视野的过程。对标先进,瞄准前沿,学习先进经验,既是一种勇气,也是一次思想观念的洗礼。

    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到城市建设与管理;从发展的规划理念,到具体的推进做法……考察中,我市考察团一行求知若渴,不知疲倦。无论是对所在城市的历史街区实地考察,还是与当地政府部门促膝长谈,考察团听得认真,问得细致,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求取“真经”,那务实的作风、求实的精神、求知的气魄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每次的考察行程都安排得相当紧凑,考察团成员零距离感受着南京、苏州、杭州敢闯敢干的改革气魄、先行先试的探索精神。这些地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来的蓬勃生机以及全新的发展理念、敢为人先的发展气魄,无不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百闻不如一见。一个个立足高端的新项目大项目、一处处高标准规划的产业园区、一幅幅具有震撼力的建设画面,令考察团成员目不暇接、感慨不已。

    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给考察团带来思想震撼的同时,也冲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式。许多考察团成员都真切感受到,越往前走,身上的背包越沉。每到一处,大家总是在不停地收集对开封发展有帮助的资料。市政协副主席、市旅游委主任刘震在镇江市看过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云计算平台项目后,刚一上车就给同事打电话,商量对接工作,看能否将相关技术运用到开封“智慧旅游”建设中去。

    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难得,也令人倍加珍惜。每次的学习考察,市委、市政府都会严格避免走马观花。考察途中,考察团利用业余时间召开座谈会,把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考察收获,畅谈学习心得,碰撞新的思路,很多考察团成员都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新的想法。

    登高望远天地阔

    考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要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好的精神、好的做法,认真总结、静心思考,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比较当中不断对照、不断提升。

    在南京,市委书记吉炳伟率队考察学习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吉炳伟一行参观了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河西新城展示馆、低碳生态展示中心、明代城垣史博物馆(台城)、1865创意产业园、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工程胡家花园和门东箍桶巷示范片区、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南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起点高,新区建设档次高,名城保护力度大,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意新,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吉炳伟指出,南京的城市建设坚持长远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同时,注重保护城市特质、注重优化生态环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规划建设、新区开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很值得开封认真学习和借鉴。

    此前,在谋划好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宏伟蓝图后,我市很快组织了党政考察团赴西安、杭州等地考察。在西安,我市考察团从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穿行而过,并与街区负责人交谈,询问街区保护情况,并及时交流讨论,从中汲取发展经验。随后,考察团一行步行考察西安的城市建设。在西安规划馆,考察团一行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观看展示厅、模型厅和多媒体演示厅,详细了解西安的发展思路、规划理念及运作模式。考察中,西安高规格、大手笔的发展规划,令考察团一行深感震撼,他们不时展开热烈讨论,表示要将经验因地制宜地运用于开封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在杭州,由于同为宋城,杭州的南宋御街引起了我市考察团的极大关注。在考察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时,考察团一行一路乘船,认真听讲解,仔细感受着运河发生的沧桑巨变。考察团一行想到了开封的御河,他们边考察,边询问,边交流,边讨论,边思考,从中总结出了可以用于我市御河开发的好经验、好做法,受益匪浅。杭州小河直街历史街区走出了一条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的创新之路,其最大特色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生活街区与新历史商业街区相结合,既恢复了古运河的民俗习惯,重现运河枕水人家的古朴风情,又引进了中华老字号等特色商家,让游览大运河的中外游客得到不同寻常的生活体验。考察团一行对这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历史街区创新发展之路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将运用到我市的发展之中。

    2014年,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再次奔赴西安、杭州,学习考察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这些城市开展的古城、古街保护与开发工作谋划之深、用心之细、标准之高、措施之严,给我市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横店镇,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乡镇一跃成为中国影视拍摄的集聚地、全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国内排名前列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享有“中国好莱坞”的盛誉。短短的十几年,横店在文化荒漠上创造了令人叹服的奇迹。它的崛起令人振奋,也值得开封人反思。为此,2013年,我市组织了对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影视城文化产业项目的考察学习。

    作为八朝古都,历史为开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也为开封积淀下无数无法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横店与开封文化产业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认真学习横店经验,是推动开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路径。

    看横店,找差距。横店一行让我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各单位和主要景区负责人受益颇多,收获颇丰。他们认识到需要整合现有的优质文化资源,深挖宋文化的深层内涵,将所有文化元素整合成全新、完整的产业链,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高地。在传承已有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拓宽思路,科学谋划文化旅游产业,用好创意吸引投资者,用优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节目留住游客,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正如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韩满库所言:“开封是一座挖掘不完的金矿,学习横店,结合开封的实际情况,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应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成立游客服务中心、演艺服务中心、创新机构等,实现市场化运作将成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做到全城一景,园区就要靠各景区的精诚合作,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统一运作,将开封打造成休闲、绿色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取经归来善用经

    学习外地经验,旨在学以致用,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如果“学”而不“用”,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学又有何意义?发展来不得半点虚假,担当来不得半点懈怠,学以致用也来不得半点滑头。再好的经验,仅凭嘴上说说、脑子想想、笔头写写,不投入实践中也难修成“正果”。

    因此,每次学习考察归来,我市都会通过新闻宣传,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市上下开展深入学习,联系开封发展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大胆突破,把学习考察的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成果、推动工作的措施方法,推动开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这几年,开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宋韵彰显”的新宋风城市风格正在形成。从“旅游带动”到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再到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再到“文化+”理念的提出,实现“实力开封、文化开封、美丽开封、幸福开封”的开封梦,一步步让文化成为开封发展的先导和旗舰。开封以文化为引领,以文化为支撑,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实施文化经济双轮驱动,推动文化与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和附加值,释放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新力、提升力,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促进开封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柱。

    十多年前,开封人建设了清明上河园,把《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里京城的繁荣景象再现。清明上河园不仅带来了人气,更带动了全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2011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了更好地让书本上的故事、传说变为现实,我市先后启动了城墙修复工程、水系工程、书店街整修和文化提升工程、城摞城遗址博物馆工程、鼓楼复建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2013年,开封御河水上旅游项目成功启动,《千回大宋》、银基O秀等大型演出如梦如幻。在铁塔公园,每晚都在上演一场震撼人心的铁塔光影秀——《铁塔传奇》。这场被誉为“中国塔影第一秀”的全国首例塔身投影秀,是国内首次以立体投影秀的方式来展示千年文物古迹。这些精心打造的文化项目不仅提升了人气,而且留住了游客,亮出了品位,扩大了影响。2015年,我市确立了开封西湖文化景观建设工程项目、中原明珠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等十大重点文化项目。

    再看那焕发光彩的书店街和鼓楼街,飞檐挑角、青砖白缝、雕花门窗精巧华丽,横额牌匾拙朴凝重,踩在青灰色的方砖上,令人仿佛穿越了时空。再步入开封北宋官瓷艺术博物馆,犹如来到一座高雅的艺术殿堂,数不胜数的艺术珍品令人目不暇接。走进一楼展厅,由珍稀树种红豆杉细琢而成的“九龙戏球”巨型根雕映入眼帘。当然,更夺人眼球的还是展台上古朴庄重、形态各异的北宋官瓷。如寻常不多见的八棱贯耳壶、梅瓶、兽耳方瓶、弦纹瓶、福寿葫芦、一统尊、鼓钉花觚等,近百个品种的数百件珍品齐亮相,共同交织成闪耀着北宋官瓷文化光彩的绚丽画卷。

    学习先进经验,狠抓经验落实。从“老三篇”(铁塔、龙亭、大相国寺)到“新三篇”(清明上河园、中国翰园、开封府),从“一河两街三秀”到“一湖两巷三园九馆”,再到2015年全市十大重点文化项目,我市正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动力,深度挖掘宋文化资源,狠抓文化项目建设,促使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文化化成了经济、化成了开封快速崛起的铿锵步伐。
作者:康冀楠 通讯员:孙璐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